目前我们所说的星座,原型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的两河流域。通过对两河流域泥版、石刻的释读,学者们推断,早在苏美尔时代,两河流域先民就开始有意识地将天上的恒星连线,组成便于记忆的星座。公元前1300-前1000年之间,两河流域古人划分了大部分主要星座,其中也包括之后占星术中经常提到的黄道十二星座。
考古研究发现,早在4000年前,两河流域就与伊朗、印度河谷、埃及、爱琴海等地有着密切的交流。它们的星座划分,也逐渐传播到这些地区。古希腊人是两河流域天文学最出色的学生,他们采用了两河流域的星座,并加以完善 2世纪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将天空划分为48个星座,这些星座也一直沿用至今。
古埃及的星图
虽然两河流域的先民最早提出了星座,但将这些亮星组合成易于记忆的形象并进行观测,并不是巴比伦人的独创。例如古埃及人就将天空划分为若干拟人的形象,将其与埃及众神挂钩,玛雅人则将黄道划分为13个星座 甚至可能在更早的石器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已经发展出了星座概念的雏形。
敦煌星图中北天极附近的紫微垣天区
至于中国古代的星座,则可以概括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这种划分与巴比伦的星座体系相差甚大,且同样有着古老的历史。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代,大致涵盖了北天极周围的广阔星区 三垣各自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星宫。星宫的名称,大致与地上的社会秩序对应。比如紫微垣的星宫,主要就以尚书、柱史、五帝内座、三公这些政府和宫廷机构命名。
中国与印度二十八星宿的对照
二十八宿的概念,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根据考古天文学家的推算,二十八宿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至大约5000年前的上古时代,与苏美尔人的星座大约同时。二十八宿是古人参照月球在天空的位置,为推定太阳位置而设立的,根据太阳在二十八宿的位置,则可以推算出四季 按照方位,古人又把二十八宿分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
除了中国以外,印度、阿拉伯、巴比伦也有二十八宿的划分,虽然略有不同,但显然有着共同的源头。如今,在印度更多使用二十七宿的划分,阿拉伯的星宿与印度类似,巴比伦的星宿,资料则非常稀少。
曾侯乙墓中绘有二十八宿的漆箱
早期有不少学者认为二十八宿起源于印度。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考古学家在湖北战国时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中。发现了明确标有二十八宿的天文图,以及左右的青龙、白虎图案。在西周的虢国铜镜中,则发现了按照方位出现的龙、雀、虎、鹿形象,标志着四象的原型。
濮阳西水坡的45号墓的青龙白虎
四象中的青龙、白虎,甚至可以追溯至六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45号墓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按东西方向,用贝壳摆放的龙、虎图案。而印度文献中的二十八宿,出现时间就要晚得多。日本天文学家新城新藏从天文学的角度推断,认为印度的二十八宿可能是经由中亚而传入印度的。
按照中国古代星宫绘制的星图
反过来,中国古人其实也知道黄道十二星座的说法。大约隋朝时期,随着佛教传播和文化交流,我们通过印度了解了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星座。隋开皇年间翻译的《大方等日藏经》,首次把黄道十二星座翻译成中文。唐代时,更有连续四代在国家天文机构司天监、太史监供职的印度裔瞿昙氏家族。不过黄道十二星座并没有对中国古代星座的命名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其传入前,中国人已经有了很系统的天区划分。
星座是人们对恒星,也就是从地球上看,位置关系基本固定的星星的记忆方式。有趣的是,世界各地人们眼中的星座,也有着不少相似性。在地球上,相同纬度的人们,夜晚看到的星空基本都是相同的。像是天狼星、心宿二、猎户座腰带三星、昴星团、北斗七星这样醒目的星星,历来都吸引着北半球先民们的目光。不可否认,星座的划分中存在一些文化交流因素,但也有人类共同心性所致的奇妙趋同。
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犁地七星标志
比如北斗七星,它是北天极附近非常有代表性的几颗恒星。在中国,北斗被描绘成斗,也就是勺子的形状,无独有偶,在北美,北斗也被称为Big dipper(大勺子),而在古代的爱尔兰,人们把北斗看成是耕地用的犁,古代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匈牙利人把北斗看作是货车,印度人把北斗看作是七位智者,而玛雅人则认为北斗代表着七只金刚鹦鹉。虽然用来辅助记忆的称呼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与这七颗星脱不开关系 其实在人类文化中,有非常多看似有关,但其实来自于分别演化的巧合。
中世纪伊朗天文学家阿尔苏菲绘制的仙女座
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星座,含义又和古代有所不同 古人所说的星座,大多只是天上一些亮星的组合,而今天的星座,则是对天区的具体划分方式。用地图做类比,古代的星座就像上海地铁的线路,而今天的星座,则类似静安区、长宁区这样的块状划分。
大航海时代之后,北半球的学者观测到了一些之前从未见到的南天星体。603-1752年间,德国天文学家巴耶、1690年,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1752年,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相继命名了剩余的南天星座。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审议,于1922年正式确定了全天的88个星座,并在1930年正式确定了星座的界限,这便是今天所说的全天88个星座的由来。
*在确定88个星座之前,法国天文学家拉朗德、莱蒙尼耶也提出过自己的星座划分,但最终没有被大众采纳 比如今天所说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就得名于拉朗德提出的象限仪座,但今天的星座中,并没有这个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