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颐卦——不劳不得,颐养天下,取之于民 | 心得分享

山雷颐卦,颐为颐养之象,众生得养而能生,贤者得养而能用。养育应靠自己,不可依赖,不可羡慕,当物资蓄积富足之后,应当运用智慧使天下得到供养。当不得已时,只要正大光明,也不妨取之于民,但要威而不猛,公正严格。养人之道,当出于公心,如《管子》所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简注】颐:卦名,即腮部,食物由口而入而养生,故颐又养生为养。

【释义】颐养之道,守正则吉。观察事物的颐养现象,应当以正道自力更生来养活自己。

【卦辞新解】卦辞告诫人们,与其看着人家吃东西,不如自己取寻找食物。这个道理就相当于“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彖曰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释义】《彖传》说,颐养坚守正固就会吉利,这说明用正道养身就会吉祥。观察颐养之道,是观察所颐养的人;而观察自求口中的食物,则是观察自养之道。天地之大能养育万物,圣人效法天地养育万物之道,颐养贤能之士及其千千万万的民众,颐养贤人和百姓,其时间起着很大的作用。

象曰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释义】《象传》说:静止的山下有雷震动,这种情形象征着颐养。君子因此而大受启发,慎言少语,节制饮食。

卦辞新解

“山下有雷”,上雷下动,有口颊之象。

01

指饮食

万物都需要饮食才能够延续生命。养生就要遵循身体的规律有节制地饮食,定时定量,按照饭的规律进食,同时做到不偏食。避免病从口入。

① 不能暴饮暴食。节制自己的口欲。连口欲都不能控制,何以控制自己的人生。

② 饮食有规律,顺应天时。尽量吃应季的水果。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一定要吃早餐,空腹了一晚,胃需要均衡的营养去供给。不吃早餐,胃酸过度分泌,容易得胆结实不说,还让人没有充足的精力去应对繁忙的上午。晚上尽量不吃宵夜。晚上,胃同样需要休息。临睡吃宵夜,人睡熟了,胃还要工作。胃怎能不累病了?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器官。不要让无尽的欲望吞噬我们的心。逆天理就是苛责我们的身体,最后也是自食恶果。

③ 要饮食均衡,不能只吃绿色青菜或者只吃肉。饮食均衡,人身体里所需要的营养才会均衡。营养的均衡靠五色食物的供给而不是保健品。维生素片吃多了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结石。

02

指精神的颐养

颐卦不单是指物质方面的饮食颐养,还指传授知识,使人类得到精神之养——精神食粮。道德上的修养对君子而言格外重要。

03

指言语

祸从口出,人的言语应当也像吃东西一样,不能话说得太多。俗话说言多必失。话说多了就会造成失误。曾仕强教授说,人用三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用一生的时间学会闭嘴。君王更不能说太多的话。古人说皇帝都是金口玉言,便是与这一告诫有关。君王的话要言而有信,如果说错了话,便无法做到言而有信了。因为如果照自己说的去做,会成就过错,不照自己说的做,便会言而无信。所以君王说话要慎重,教育民众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后再发表言论。就国家而言,言语包括政策法令,饮食包括赋税收入。国家的“言语”尤须慎,国家的“饮食”尤须节,绝不可悖出悖入。

爻 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简注】舍:舍弃。尔:你的。灵龟:古人认为龟不食,而且长寿,因则灼其甲以卜,故称这为“灵龟”。朵颐:两腮隆起状。

【释义】初九,舍弃你如同神龟般的聪明才智,却痴呆地看着我鼓起腮帮子进食,结果必然导致凶险。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释义】《象传》说:“观看我鼓起腮帮子大吃特嚼”,这没有什么贵重可言。

【爻辞新解】灵龟食欲不强,能够吐纳气息而致长寿。初九以阳爻居阳位而得正,本来是有养生正道的,完全可以像灵龟那样以内质自养而不求养于外食。然而由于它象征下颚主动,易起口腹贪欲之心,又与六四相应,犹如以阳刚之实求养于阴虚。所以爻辞借用六四的口吻责备说:你本来是不求外食、以气自养的灵龟,怎么放弃了养生正道,竟然贪婪嘴馋起来,看着我大快朵颐而淌口水呢?贪于口腹之欲,对养生来说必然时凶险的。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简注】颠:颠倒,颠覆。拂:违背,攻击,掠夺。经:经常。

【释义】六二颠倒“颐养”之理,求养于初九,同时违反以下养上的原理,而向处在山丘之上的上九去求食,其前行必有凶险。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释义】《象传》说:“六二前进的途中必然遭受凶险,因为前进的途中没有同类的帮助。

【爻辞新解】颐卦六爻不是讲颠,就是讲拂。讲颠是求养于下,讲拂是求养于上。“颠颐,拂经”,是颠倒而违背常理,故征凶。动则凶。六二本中正,但其不能以柔顺中正自养,颠倒了颐养之道,既向下索养,违背了常理,又向上九索取或对外侵略,把别人的东西也想要过来自己用,完全失去了道义。求不得就用武力征服,这一征战又不能取得胜利,当然招来了凶险。为什么呢,因为上面是艮卦为止,这个止的力量很大。六二爻是阴爻居阴位,柔居柔位,那力量能有多大,而且脱离了阴爻同类,厚颜求食,这样贪婪,肯定不会有人支持,连帮忙的也没有。有点自不量力,当然是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释义】六三,违背了颐养的正道,做事必然遭遇凶险,在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被遗弃而得不到养育,没有一点好处。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简注】悖:违逆。

【释义】《象传》说:“十年也不能为君王所用”,是因为六三与颐养的正道大相径庭,从根本上违背了养育他人和保养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爻辞新解】六三,阴居阳位,不中不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六三为了颐养自己,就去掠夺他人,就是违背了常理的一种颐养之道。贞和凶用到一起,好像是矛盾的,但事实上贞用得又非常恰当。贞就是说,颐养自己,求饮食之养本来是正常的、合理的,但他却靠掠夺他人去颐养自己,当然会招来凶险。由于养的手段不正当,养的目的即或正当,也会凶险。十年勿用,一是说十年内不要有所行动,二是说这个凶太大了,甚至有余殃和后患,乃至终不可用,无所往之利。为什么十年都得不到供养,无利可图呢?因为颐养之道是天之道。天下万物都需要养,而且养是第一需要。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简注】眈眈:老虎向下注视。欲:欲望,追求。逐逐:追着不放,执着。

【释义】六四,颠倒颐养之道,却有吉祥。这是因为如老虎一样威猛地注视着初九,不断地求取所养之食,掠夺的欲望并未停止,却没有过错。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释义】《象传》说:“颠倒颐养之道,却有吉祥”,这是因为六四能够向下广施光明的美德。

【爻辞新解】六四阴居阴位,柔居柔位,不得中,但居正。六四位居在上,以柔顺正当与初九照应,颠倒向下求养于初九,同时又能坚守正道,虽取之于民,却又用之于民,所以说吉祥。柔弱的在上位者,求养于刚强的在下位者,就有可能会被在下位者轻视或者威胁,所以必须像虎视眈眈,威而不猛;并且要求越来越严格,才能确保没有灾祸。六四在上卦处于养人的地位,施养于下也可以说六四对初九的施教,以教为养,就是养贤。不能说初九一开始犯了什么错误,他就不是贤了。“虎视眈眈”也可以指六四一眼就把初九看透了,“其欲逐逐”可以指求才若渴的欲望,他始终是追着不放的,当然无咎了。“上施光也”,可以指教诲之光。一句话就点明了智慧之光,使初九一下子就受到启发了。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释义】六五,违背常理,居住在家就吉利,不可以涉越大河。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释义】《象传》说:“居住在家就吉利”,这是六五顺从上九的缘故。

【爻辞新解】六五有柔顺之性,又居于上卦艮体之中央,能够安居而守中,以阴承阳,顺从于临近的上九阳刚。六五虽居君主之位,但是阴居阳位,自养是可以的,但要对下施养的话,力量还不够。他被逼着要拂经。“拂经”就是违逆反常,要反过来要求上爻,他有力量,有实力,所以要求他。这就象征着谦虚的君主礼求于贤人,问道于能臣。借他人的智慧以自养其德、德养万民。这便是在六五的处境中自我颐养的正道,所以《象传》说:“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为什么六五只能安居,不可涉大川,有所作为?他是阴爻,阴虚之质,抵抗艰险的能力还不够,还是谨慎为好并要依靠他人,不可涉大川。所以爻辞告诫说:“不可涉大川”。只宜静养,以利于生命力的逐渐增长和积累,不能轻举妄动,冒险犯难,随便损耗虚弱的元气。只有当元气积蓄充足之日,阴虚转化为阳实之时,养己已足,才能兼养天下。

六五为居“贞之吉,顺从上也。”这个吉从哪里来呢?他顺从上爻,是真的顺从上爻吗?表面上是这样,实际上不是。他是顺从天道,天道有颐养之德。“从上”可以看出,他还是在施教于民,施教于下。为什么呢?从颐卦可以看出,他为什么要上求?关键问题是他上求不是为自己,因为他对下负责任,要施教于下民,所以才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顺从天地,养万物这个颐养之道。天地要养万物,他也要养万民。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上九,天下百姓都依赖他的养育而安居乐业。肩负如此重任,必须谨防危险,有所戒惧,排除万难。虽有危险,但最终仍然能够获得吉祥,有利于涉越大河。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释义】《象传》说:“天下众生赖之而获得颐养,虽有危险,但最终仍能获得吉祥。”这说明上九养育天下百姓,因而能得到天下的信任和爱戴,达到普天同庆。

【爻辞新解】上九居颐之极,阳刚充沛,位高任重,有君赖之以养天下之象。上九吉,因为他有功德。“由颐”,就是由这一爻来养万民,养万物,养贤人。这本来是六五君主的事,他来干君主的事,本来是不当的,弄不好就会有危险。所以吉,是因为他行的是正道,六五依靠他去施教于万民,依靠他去渡过难关险滩,结果不仅吉,而且还有喜庆之事。然而他毕竟是人臣,以人臣负担起养天下之重任,必须常怀危厉,戒慎恐惧,方可得吉,所以叫厉吉。“利涉大川”包含这厉与吉两层意思。因为是要解决大险大难的问题,所以有危厉。因为能够解决大险大难的问题,所以吉。

结 语

颐卦阐述养身养德的法则。颐养之道包含了养己和养人两方面。养己是为私,养人是为公。实际上两者互相为用,互为前提。两者本身没有公私之分,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履行正道。

君子观此卦,谨言慎行,修身养性,节制自己。君子立足于自养,发扬固有美德,把人格操守置于首位,不能受功名利禄的诱惑而趋炎附势。

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而获是遭天谴的行为。

君子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方向不明,得不到朋类相助,如果妄行,将带来凶险。

在利益的驱动下,燥于求养,属于小人行为,缺少美德的培养,急功近利,用再长的时间也达不到目的。

居上位者能够下施光德,奉行养贤之举,虽资质柔弱,力量单薄,然而礼贤下士,主动争取阳刚的协力相助,终获吉祥。

建功立业,成就事业,关键在于通权达变,采用适时之变,不拘泥于固有僵化的教条。而以功利为原则,志大才疏,违背原理,后果必然是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