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一般有姓有名,而没有字。今天所谓“名字”实际上只是名,“名”与“名字”已经混而为一,但“名”与“字”在古代却不是同一个概念。《礼记》中有“幼名冠字”的说法,意思是说古代婴儿诞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古人凡有文化者几乎都既有名又有字,名与字既有区别又有意义上的联系。
名是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称号,有乳名、学名之分。乳名亦称小名、奶名,是小时候取的非正式名字,仅用于家族内部,偶尔也流行于亲戚或比较熟的朋友之间。小名一般较鄙俗。这是因为在古代,小孩子夭折的情况比较多。据说取贱名,孩子不易夭亡,容易养大成人。如司马相如小名犬子,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刘裕小名寄奴。至今一些农村地区还有起小名的习惯,而且多以贱物为名,如阿狗、阿毛、铁蛋等等。
学名是入学读书时使用的正式名字,亦称大名、官名。以后应考、出仕都用此名。上古时取名崇尚质朴,比如从商汤到商纣王,凡十七代三十一王,几乎全以干支为名,如太甲、太戊、武丁等。后来,随着语言文字、文化观念的发展,大名也日趋复杂。到了周朝,已经确立了完备的取名规则。如《左传》中记载,当时给人命名有五种方式,即“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命名。比如春秋时郑庄公名字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不是像通常那样头先出来,而是先出脚。生孩子脚先出来可能导致难产,为了纪念其诞生的艰难,庄公的父母就给他取名为寤生。
“义”就是选择表示美德的字眼命名。如周文王名昌,寓希望周族昌盛繁荣之义。
“象”就是以出生后的相貌特征命名。比如春秋时期的晋成公,堂堂一国之君,名字叫黑臀,这肯定是由于晋成公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特别明显的缘故。以胎记命名的名字,在春秋时还有黑背、黑肩、黑肱等,可见春秋时的人们取名并不避粗鄙。
“假”就是以身边的其他物品之名命名。像牛、马、羊、彘等畜牲之名,春秋时人都取以为名。孔子有个学生就叫司马牛。蝎子乃毒物,令人闻之色变,但春秋时却有不少人的名字取自蝎子,比如齐有公孙虿,郑亦有公孙虿。虿即蝎。
“类”就是以与父亲相似的某些特点命名。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太子与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名之曰“同”。此外,命名还有一定的禁忌:“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