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眼,中医学上称之为神阙穴,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厘米。曾有好奇心强的朋友问我: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肚脐都不一样,有些人的肚脐形成一个凹陷的洞,有的人的肚脐眼则好似一个突出的肉球,有的人的肚脐眼还像打了一个结?为什么有的人的肚脐眼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圆,有的很瘪,有的很深,有的很浅.....不关注中医的人也许不以为然,觉得人还有高矮胖瘦呢,肚脐不一样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其实,肚脐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你的肚脐里藏着你身体的大秘密!接下来,我就从中医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肚脐那些事!
我们的肚脐眼的形态各异,男性女性有差别,而且胖人和瘦人的肚脐眼也有不一样形状。身材消瘦的人,因为腹部平坦,肚脐眼会显得比较浅,甚至和局部的皮肤相持平或者有点外凸。但是对于身材肥胖的人来说,由于腹部有厚厚的脂肪,肚子上的肉比较厚,因为肚脐往身体内面和肝圆韧带相连,肚脐眼被韧带扯着不能随意移动,只能待在原地越陷越深,变成一个洞。越胖的人,肚脐眼的凹陷会越深。肚脐眼很少会明显凸出来的,一些婴幼儿,脐带脱落后一段时间内该部位会明显凸出,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恢复,肚脐眼成凹陷的样子。另外,妊娠中晚期的孕妇,因为腹腔压力高导致肚脐眼突出,但是分娩后腹压降低,肚脐也会缩回去。这种肚脐眼凸出的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不用担心。但是,一些病理状态下,如慢性肝炎患者导致门脉高压引起脐部静脉丛迂曲扩张,会引起肚脐眼外凸症状出现,此时提示已经伴有肝腹水,需要尽快进行治疗。
肚脐眼又称“神阙穴”,为冲任二脉所系,元气归藏之根。“阙”字,有“皇宫大门”的意思,“宫阙”、“城阙”为君主居住之出的门,“神阙”,则是生命力居住通往之门。古人云“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户也,故曰神阙”!其中蕴涵两层意思:一是“先天神明就此缺失”;一是“神明的宽大的通途”。脐带一剪,自己的后天就此启动,这条先天路径就此不通。它可以说是全身唯一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神阙,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也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从传统相上论,肚脐深大而有势者,主仁慈,能容万物;平满凸突,一生劳苦。传统中医认为,一个好的肚脐眼应该有三个标准:圆,大,深!《诊病奇侅》中说:脐大容李者,寿相也!说肚脐大能容进一个李子是长寿之相......那相反的肚脐又小又浅又瘪的肚脐,一般常反映免疫力低下,体质弱,容易疲劳。另外我们也会看到有的肚脐是瘪的,有的成横条,有的成竖条,成横条形的都代表肠胃失调偏向于便秘,成竖条形的都偏向于腹泻。肚脐部皮肤相对较薄,如受风着凉则会导致腹胀、腹泻、痢疾等。所以在此奉劝那些年轻女孩子们切莫多穿露肚脐的衣服,虽然有点小性感,但是和自己的身体比较的话孰轻孰重我就不强调了,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并重视起来!再者,睡觉时千万不可露腹,风寒湿邪易由神阙穴侵入体内,引起胃肠不适,诱发腹痛、腹泻等疾病。
肚脐为先天元神通行的门户,生命的根蒂,百脉之所聚,可用于治疗各种虚劳百损甚效;神阙左右有天枢穴(为天地枢纽),能温补先后天,斡旋中州;神阙穴居全腹正中,上为阳,下为阴,能交通上下,平衡阴阳:引离火下入肾水,导龙入海,使归潜于渊;升肾水上交离火,涌泉润火,俾水火既济。但需注意:肚脐一般不针,只能灸!若欲针脐,可代以脐周四穴,包括任脉之水分、阴交及肾经之肓俞。肾为先天之源,任脉为阴脉之海,针刺脐周四穴既能补益肾气,又可调节脏腑平衡。故凡诸虚百损,久病阳弱诸症,如中风半身不遂、各种肿瘤、关节诸痹、萎症、荨麻疹等等,皆可隔姜或隔盐重灸肚脐,常有良效。为何用盐?盐味咸,入肾,肾为先天之本;艾火能通阳宣窍,扶阳固本。肚脐内隔盐灸(脐内塞满细盐,上用绿豆大艾柱施灸)则有补虚扶元之功。为了操作更简单,也可以将食盐放在一小张纸上,将纸覆于神阙(肚脐)上,然后用点燃的艾灸条施温和灸,可以有效治疗腹痛、吐泻,有固脱止泻的功效!要注意的是盐铺面要大一点,艾炷不能做得太大,要做小点的艾炷。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因为盐遇到热会熔化,所以要注意及时换新盐。还有化了的盐也是很烫的,不小心也容易烫伤。如果特别害怕烫伤的人,可以在放了盐以后,再在盐上搁一片姜片,然后在姜片上放艾炷,这样就很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