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郭 氏
源自黄帝,出于禺虢,任姓郭氏:
黄帝的小儿子叫禺阳,也称禺虢(guó),受封于任(今河北任丘西),后南移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禺阳是任氏族的首领,任姓之祖。古代“虢”通“郭”。
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今山东聊城西北),为侯伯,中山郭氏就出自古郭国。历经夏商周三朝,春秋时公元前670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名“郭”为氏。
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曹魏文帝曹丕皇后郭女王,皆中山郭氏之族。
源自黄帝,出于姬序,姬姓郭氏:
黄帝后裔有季历,季历生姬昌、虢仲和虢叔。
姬昌生姬发,公元前1046年姬发灭商,建立周朝,谥号周武王。周武王封叔叔虢仲于西虢国(今陕西宝鸡凤翔虢县),封叔叔虢叔于东虢国(今河南荥阳北)。在古代,“虢”通“郭”。
公元前767年,周平王东迁,西虢国随之东迁于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国,旧西虢国称小虢国。公元前655年南虢国被晋国所灭,公元前687年小虢国被秦国所灭。为纪念旧国,虢仲的后裔遂以郭为氏。
迁到洛邑后,周平王把东虢国之地封给了东迁护驾有功的郑国。东虢国族人被迫北迁夏阳(今山西平陆),与小虢国一起共存。楚庄王抱打不平,起兵伐周,责其灭了东虢国。周平王只好封虢叔裔孙姬序于阳曲,公爵爵位,号“郭公”,称北虢国,至公元前658年灭于晋。姬序后裔的郭氏是主要支派,世居太原北阳曲诸邑,秦汉以降发展成为太原郡著姓,号称“太原郭氏”,分支最广,后裔人数亦最多,天下著名郭氏望族中十分之七、八都出自太原。
除了郭氏以外,虢仲、虢叔的后裔中还有虢氏、制氏、上阳、夏阳、西郭、南郭等氏。
出于居所,地名为氏:
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一道城墙,隔成内城与外城。内城仍叫“城”,外城则叫“郭”。一般来说,内城住贵族,外城住百姓。居于外城的有以郭为氏的,也有以居郭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的。其后代多简改单姓郭氏,这类郭氏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
外族冒用郭氏:
回族郭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汉名叫做郭广德。“库斯”与“郭氏”谐音。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迁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为郭广德的后裔。
蒙古族郭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郭齐里氏,其汉化姓氏均为郭氏。
满族郭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郭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汉义“钩子”,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郭氏。其他还有满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齐里氏等。
68.水 氏
源自炎帝,出于共工,姜姓水氏:
共工氏,炎帝之后,姜姓,名康回。黄帝任命康回为水官,古代水官亦称“共工”,家族遂称共工氏。
共工,负责掌管水利,自称水德。据《索引》郯子说,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其手下有汤水氏、竭水氏、根水氏、桑水氏、游水氏等,他们负责掌管湖泊、江河等。
共工的后世子孙有的以祖先官职“共工”为氏,称为“共工”氏。其子孙后代有的简改为水氏,故水氏后人尊共工氏为水氏的得姓始祖。
源于大禹,出自职业,姒姓水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姓苑》等的记载,远古时期,大禹受舜委派去治水。大禹治水时,他的氏族部落中有很多人当了水工。
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治水后,大禹留下庶孙居住在会稽管理水务,这位后裔便以水为姓氏,其后裔子孙就世代相传姓水,称水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
据史籍《百家姓》记载,水氏系出姒姓,明朝浙江省鄞县有水苏民,其先氏以禹王庶孙留居会稽,以水为氏,科第甚蕃。
出自西周,以官为氏: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水正”,水正,亦称水官、冬官,是上古时期以五行所设之官职,下设大夫、士、史、胥、衙、役、徒等等诸多官吏,职权重大,相当于后来的“司空”“大司农”“水部”“都水监”等。
在水正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水正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水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居于水边,以水为氏:
据《百家姓·姓氏起源》载,从上古到战国,曾先后出现过大大小小许多诸侯国。经过自身内乱和国家相互间的战争,大多数诸侯国被吞并,到战国时期只剩下7个国家,至前221年被秦国清灭,实现统一。
在漫长的兼并中,那些被灭亡的诸侯国遗族子孙只好逃亡谋生,他们几乎以旧国之名为氏,以资纪念。他们当中也有少数为避仇而选择以居住地为氏。傍水而居的,就以“水”为氏,或者称“水丘”氏。
据《姓氏五书》和《姓范》等记载,这种姓氏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浙江省吴兴县、鄞县多水氏。
水丘氏后简改单姓,有水氏和丘氏。
69.窦 氏
源自夏启,出于少康,姒姓窦氏:
黄帝的裔孙叫禹,因为禹治水有功,舜帝封禹为“夏伯”,赐姒姓,家族部落被称为“夏后氏”。禹与尧、舜一样,都是谥号。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到启晚年,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率兵攻入夏都废黜太康,立太康弟弟仲康为傀儡帝,史称“后羿代夏”。后羿手下寒浞杀了后羿和仲康,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
仲康的儿子姒相,流落到夏朝诸侯国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县斟灌店)和斟鄩国,被拥立为夏王。寒浞又先后灭了斟灌、斟鄩,杀了夏王姒相。姒相的妃子有仍氏后缗刚怀孕,从窦中(洞中)逃出,奔归娘家有仍(今山东省济宁市)。遗腹子少康长大后,召集斟灌遗民讨伐并消灭了寒浞。少康还故都,成为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让两个留在有仍的儿子姒杼与姒宠为窦氏,以纪念这一段特别的经历,其后人遂为窦氏,这是以事为氏的例子。
据《风俗演义》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少康二儿子叫姒杼,是夏朝第七任王。他继位后,全面继承父亲遗志,使夏王朝走向鼎盛。
出于窦公,姬姓窦氏:
战国末期魏国有大夫叫窦公,姬姓,是魏文侯的乐工,有《大司乐》流传。史料记载,汉文帝时也有窦公,十三岁失明,父母教以古琴维持生计,向汉文帝献周礼《大宗伯·大司乐》。
史界分析,魏文侯至汉文帝至少有250年,给汉文帝献《大司乐》不可能是同一个窦公,推断下来,应该是乐工出身的窦公后人。《大司乐》也不是窦公创作的,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带到魏国,帮助乐工训练用的。今天历史名人容易搞混的有黄帝、炎帝、祝融、窦公、杜伯之类,这些是名号、封号、职位、爵位等,几代甚至十几代、几十代继承,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要根据其生活故事去判定。
窦公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氏,称窦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窦氏,世代相传至今。
今天历史名人容易搞混的有黄帝、炎帝、祝融、窦公、杜伯之类,这些是名号、封号、职位、爵位等,几代甚至十几代、几十代继承,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要根据其生活故事去判定。
外族冒用窦氏:
氐族窦氏。史籍《魏志》记载,在晋朝末期,氐族库狄宥连部的首领叫窦羽泥。窦羽泥后来率部与北魏政权抗衡,整个部族被吞并入北魏王朝控制之中,逐渐融合于鲜卑族。
在窦羽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汉化姓氏者,称窦羽氏,在北周时期多省文简化为单姓窦氏,在当时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权势集团,据《魏志》载,有氐王窦茂。
鲜卑族窦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等的记载,鲜卑族没鹿回氏、娄提氏、纥豆陵氏在北魏孝文帝时赐改为窦氏。李渊之妻出自纥豆陵氏这一支窦氏。
蒙古族窦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乌扎喇氏,被女真卦尔察部、锡伯族引为姓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窦氏、吴氏、乌氏、武氏等。
满族窦氏。满族引用的乌扎喇氏族人中有一著名的乌扎喇·多罗岱,为满洲镶白旗人。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乌扎喇·多罗岱在跟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征攻明朝益津关(今河北霸州)时阵亡。其后裔族人中有以其故居地为姓氏者,在满清一朝中属于较早即改汉姓为姓氏的家族。
70.史 氏
出自仓颉,官职为氏:
黄帝时期,任命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传说仓颉善于观察事物,创立了文字,结束了远古结绳记事的历史。据南宋罗泌《路史》记载,仓颉后有史氏,但是《路史》被史学界普遍认为是神话,无以为据。
为了纪念他的卓越功绩,后裔子孙取他在世时担任"史官"官职中的“史”字作为氏,这是“史”氏的来源之一。
仓颉后裔中,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史氏一支是仓颉后裔中最繁盛的。
出自史佚,官职为氏:
史佚,又称尹佚。“史”与“尹”是官职,“佚”是名字。史佚生活在商末周初时期,今山西翼城县史家疙瘩人。史佚先后在文王、武王和成王三朝担任太史等职务。太史,是古代负责记录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典籍的史官。
据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据《吕氏春秋》和《史记》记载,周成王削桐叶为圭戏封弟叔虞。史佚以天子无戏言而书记之,成王乃封叔虞于唐。
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史”为氏。
西域史国,国名为氏:
西汉末期,西域有五十余国,到东汉时期,形成了包括康居、鄯善(楼兰)、龟兹、在内的西域三十六国。《后汉书》记载,康居国西南与安息国(今伊朗)相邻,东南与贵霜王朝的大月氏国相邻,形成中亚地区康居、月氏、安息三个大国鼎立的局面。
据《唐书》所载,汉朝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月氏人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即今甘肃张掖一带。汉武帝始设张掖郡,北朝时改为甘州。今甘肃是甘州、肃州的合称。月氏人被匈奴人打败后,徙迁至西域,建立了康居国。隋唐时期康国迁至中亚,周边的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西域小国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其中就有史国。史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外族冒用史姓:
突厥族史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复姓阿史那氏,归唐后简改为单姓史氏。
蒙古族史氏。蒙古族什勒氏、苏穆察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取“什”“苏”与“史”近音。
满族史氏。满族石佳氏、石富察氏、石穆鲁氏、松吉氏、松颜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取“石”“松”与“史”近音。
土族史氏。出自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明太祖以部落名称赐姓为“史”氏。
其他史氏。今白族、土家族、瑶族、傣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史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71.湛 氏
源自大禹,出于国名,姒姓湛氏:
黄帝的孙子叫颛顼,颛顼的孙子叫禹。禹名文命,姬姓。因为禹治水有功,舜帝将阳翟(今禹州市)封给禹,又封禹为“夏伯”,赐姒姓,家族部落被称为“夏后氏”。禹与尧、舜一样,都是谥号。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由夏后氏、斟鄩氏和斟灌氏等12个“姒”姓氏族组成。
启晚年,发生了诸子争位的“武观之乱”,致国力大衰。其子太康继位后,内部矛盾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趁夏朝内外交困之机,率兵攻入夏都废黜太康,立太康弟弟仲康为傀儡帝,史称“后羿代夏”。后羿手下寒浞杀了后羿和仲康,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
夏朝诸侯国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县斟灌店)收容了仲康的儿子姒相,并联合斟鄩国拥立姒相为夏王。寒浞又先后灭了斟灌、斟鄩,杀了夏王姒相。姒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后,召集斟灌遗民讨伐并消灭了寒浞。少康还故都,成为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又传11代,至夏桀,被成汤所灭。
斟灌国被寒浞(zhuó)灭国后,子孙后人为避害,便约定把原国姓“斟灌”二字合并,各取一半,合成一个湛字,即去“斗”去“雚”为姓,遂成湛氏。子孙沿袭,传延至今。
源自帝尧,出于国名,祁姓湛氏:
黄帝曾孙帝喾,帝喾生尧,祁姓。帝尧的第三子叫大节,其后裔子孙在西周末期亦有叫大节者,这种同名现象在古代多见。
西周末期,大节奉周平王姬宜臼令,率周军与晋国军队共同讨伐北方少数民族犬戎(匈奴),为护卫周王朝立下功勋。在周平王东迁成周(洛邑)后,被赐与成周之东的谌地,即礁阳(今属河南洛阳),为礁阳令。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谌”氏,始有“谌”氏一族。大节是谌氏的得姓始祖。
但是,在历史进程中,某些“谌氏”因不同原因改为“湛氏”,子孙后代遂以“湛”为氏。
一种是考证有误,影响后人。谌氏一族在东汉顺帝刘保执政时期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叫谌重,曾出任荆州刺史,敕封汉昌侯。谌重是谌氏族人的重要先祖之一。唐宪宗李纯元和七年(公元 812 年),太常博士林宝奉诏组织编撰了著名的《元和姓纂》,在书中,林宝根据该族人聚居地名称为“湛溪镇”,于是将“谌”氏判定为“湛”氏,把“谌重”判定为“湛重”,自此《百家姓》中再无“谌”氏。而此前望出豫章的谌氏族人,自唐、宋、明、清以来就有“湛”之姓氏,源源不断地迁徙祖国大江南北各地了。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谌缙的人,本非广东连平人,连平建州后方入该籍。顺治十八年进士及第,任湖广辰溪知县。时广东没有谌氏,查百家姓也无谌氏。为方便报名科举,谌缙将“谌”改为“湛”,以湛为氏,子孙后代遂以湛为氏。
源自后稷,出自裨谌,姬姓湛氏:
清人撰写的《姓氏寻源》认为,“湛”氏应该出自春秋时期的复姓“裨谌”(píchén)氏。
春秋时期,郑国第16位国君郑简公姬嘉执政。郑国有一位大夫叫裨谌,郑国贵族,姬姓。他博学多谋,协助国相公孙侨处理国政。公孙侨,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子产是郑国王室贵族,也是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我们通过《子产不毁乡校》了解了他。
史书记载,裨谌善于出谋划策,但是他喜欢安静不喜欢喧闹。他在野外谋划的都判断正确,但是在城里谋划的都判断失误。每当要谋划判断时,子产与裨谌就一起乘车到野外去。
在裨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裨谌氏。后简改为单姓“谌”氏与“裨”氏。
与“谌重”后人中有改“湛”氏的原因完全一样,“裨谌”的后人中也有改为“湛”氏的。
居邑为氏:
湛邑(今河南省宝丰县),因湛水得名。湛水,今称湛河。湛河自平顶山东向流经襄城县境之后汇入北汝河。
在春秋初期属于郑国,继而被楚国所占,后又属于晋国。到了战国初期,湛邑又属于韩国。秦国灭韩国之后,在湛邑设置了父城县,汉朝时期因之。隋、唐时期,湛邑先后被称为汝南县、滍阳县、武兴县、龙兴县等。到了宋朝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因当时湛邑境内有兴旺的白酒酿造、汝官瓷窑、冶铁工场等,物兴源沛,宝货丰发,宋徽宗特敕赐其名为“宝丰县”。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湛邑的住人,多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为湛氏,其中姬姓、芈姓、嬴姓的皆有,其后代沿袭湛氏至今。
【小知识:姓名来源之一】
中国古代相当多的姓氏起源于地名、水名、山名,也有一些姓氏起源于图腾、官名、爵位、职业、事件和先人名字号。
一、源于自然,采用地名、水名、山名为姓氏占比很大,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统计,仅以地名为姓氏就有500多个。
(一)采用地名为姓氏出现很早,包括以诸侯国名、封地采邑、居住场所为姓氏的情况。
1.诸侯国名,周初分封了108个诸侯国,这些国名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姓氏。如齐、楚、燕、韩、赵、魏、秦、徐、宋、郑、卫、晋、吴、越、鲁、曹、邹等等。
2.封地采邑,是一国之君分封给贵族的田地,作为食邑。冉、毕、白、范、翁、屈、逯、卜梁、羊舌等以封地采邑为姓氏。
3.居住场所,包括居住地的方位、周边设施和环境特点等,如东郭、东门、南宫、百里、东方、城、关、池、涂、左、南等等都是以居住地为姓氏。
(二)采用山名水名的姓氏
源于山名,黄帝死后藏于桥山,后裔有守灵人,以“桥”为氏,最后改为“乔”。
源于水名,黄帝生于姬水,以姬为姓;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氏。
二、源于人事,采用图腾、官名、爵位、职业、事件和先人名字号获得姓氏。据《通志·氏族略》统计,仅以官名为姓氏的就约有100个。使用先人名字号为姓氏的,大约有500-600多个,其中复姓约200个。
1.氏族图腾:马、牛、羊、鹿、熊、龙、凤、山、水、花、叶、柏等等。这些图腾大多是猜测,没有史料依据。
2.官名爵位:司徒、司马、司空、上官、史、籍、尉、钱、仆、宰、师等等以官名为姓氏。由爵位得姓氏有公与侯两种,古代有公子、公孙、公西、公叔、公明、公孟、公仲这样与公有关的复姓,都属于因爵位得姓氏。
3.职业事件:陶、施、樊、繁、巫、卜、冶、庖、梓、筑、韦、蒲、优等等都是职业或技术得姓氏。
4.先人字号:按照周制,国君之子以公子为氏,孙子以公孙为氏,曾孙不能再以公孙为氏,只能以祖父的“字”为氏,祖父无“字”的,以其“名”为氏。比如鲁孝公--公子展--公孙夷伯--展无骇、展禽。展禽的封邑叫柳下,死后谥号“惠”,因此史称柳下惠,
谥号源自周朝,止于清代,仅有秦朝废除过,它是一个对逝者盖棺论定的名号。后人用先人谥号作为姓氏也是常见的。比如“桓”氏,源自齐桓公,“穆”氏源自宋穆公,“文”氏源自周文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