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拆掉思维里的墙》02:相信星座会改变性格?

你信不信星座?估计很多人只是随便听听,没有那么热衷。但是,生活人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女生,对星座简直到了一个痴迷的程度,干什么都都会扯到星座上。

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发明了一种可以把人的性格量化测量的心理学量表,有点像我们做的心理测试的调查问卷。这个心理学量表把人的性格拆分成很多特别细小的问题,根据最后得出分数就可以给性格一个简单的归类,属于内向、外向、神经质……

他发明了心理学量表之后就去研究星座,因为他发现星座这个东西特别有意思。比如这十二个星座可以分为六个内向星座和六个外向星座;土象星座(金牛、处女和摩羯),的人一般都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水象星座(巨蟹、天蝎和双鱼)的人更容易神经质,情绪、心态比较容易出现一些波动……

汉斯·艾森克想做实验来证实一下,于是找到了英国一个特别著名的占星学家。这个占星学家曾经开过一个星座学院,很多人去这个学院学习星座、运势、性格之类的。汉斯·艾森克和那个占星学家就对在星座学院上过课的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他们填了一下艾森克的心理测量表。测试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测量出来的这些人的性格跟他们所属星座对性格的描述是完全一致的。

不过,艾森克总觉得有问题。经过反复地研究,他终于想明白了,问题出在样本身上。因为调查的这些人都曾经是星座学院的学生,都非常笃信星座。做研究要随机抽样,这样结果才比较客观。可是之前的实验等于做了一次筛选,所以结论可能有偏差。于是,艾森克决定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他找了100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还理解不了星座这么复杂的东西。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性格跟他们对应的星座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很多特别相信星座的人不承认实验的结果,他们认为小孩还没成熟,人小时候的性格跟长大后的性格是有出入。所以,不是星座对性格预测的不准,是他们还没发育成熟到那一步。

艾森克也挺喜欢较真儿,又做一次实验。这次都是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找的成人,有相信星座的,也有相信解的,这个样本就比较平均。完了之后它就发现了一个规律,那些相信星座的人测出来的结果跟他们的星座对性格的描述完全一致,而那些不相信星座的人测出来的结果跟他们的星座对性格的描述完全不一致。这说明,如果一个人特别相信星座的描述,那么他的性格就会向着星座描述的方向进化,而如果不相信星座的话,那么星座根本干扰不到性格。

所以,心智模式对我们的改变太大了。所谓的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艾森克的实验就反映出,心智模式甚至有点像巫术,它对我们的影响和改变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除了艾森克的实验,还有很多实验也是这个结论。比如《怪诞心理学》中讲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研究幸运和性格之间的关系。

实验是找了一堆志愿者,发给他们一张报纸,张报纸上印着几张照片,然后问这些志愿者这个报纸上一共有几张照片。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测试,但是报纸其实是动了手脚的,除了有几张照片之外,报纸的的正中央还有一句话——

“如果你告诉研究人员你看到了这句话,那么他们就会给你100块钱。”

这句话的字体挺大,位置也不错,按理说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到。但是,有些人看到了这句话然后拿到了奖励,而有些人只是专心致志地数照片,根本就忽视了这句话,没有得到这个挣钱的机会。

实验还没结束,做完这一轮测试之后,所有人又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这个问卷调查主要是想测试这些人的性格。结果,凡是拿到那100块钱的人基本上都是乐观的人,而没有拿到钱的那部分人的心态就比较消极、悲观。这就反映了,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那么你就会遇到很多幸运的事。

当然,这听上去可能比较像玄学,特唯心主义。但其实也不难理解。

一个人如果小时候特别幸运,就意味着可能会得到一些大部分人得不到的机会,因为幸运得到了收获,就会特别注意观察别人不太观察的机会,时间久了,就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这就会在这个人的意识里造成一种错觉,让他觉得自己就是很幸运,而这种认知又会继续的强化他继续观察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就是这么一个循环。

所以,心智模式会引导我们一步步的往我们相信的方向前进,我们的世界会向着我们相信的方向去成长。心智模式之所以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作用,是因为它给了这个复杂的世界一个简化的认知模型,用简化的语言给我贴了一些标签,我们自己也相信了这个标签,真的照着标签的方式去活,最后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的标签。

当然,前面讲的实验都是心理学领域的,是社会科学的结论。社会科学的结论相对没有自然科学更严谨。那这套结论有没有比较严肃的自然科学上的论据呢?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上,很早就对人的大脑有一些认识。比如人类的大脑解读一段文字时,不是把这段文字先分解成词、字母,先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重新组合到一起才理解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而是用一些快捷方式完成的信息处理。

英国有所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志愿者一段文字,让他们快速的读一下,然后说一下这段文字讲了一个什么意思。所有志愿者基本都能说清楚这段文字到底说的啥。但实际上,这段文字中每一个单词的某些字母都被故意替换成别的字母,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单词拼写是正确的。有这全部由错别字组成的一段话,所有志愿者读下来都没问题,没有人出现阅读障碍。

这个研究就发现,我们的眼睛并不是像咱们想象的一样,从外面捕捉信息,然后通过神经传给大脑,大脑再解读信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实验中的志愿者发现每个单词都是错误的,那段话就应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实际上没有人发现错别字,还非常准确地说出来,假如每个单词是正确的话,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因为大脑做数据处理时,并不是把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分析一遍,而是会抛弃了绝大部分信息,只处理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其实并不是这个世界完整的样子,我们能看到的这个世界只不过是真实的世界在我们脑海里一个非常小的映射。

说回实验,我们扫描这一段话的时候,其实不需要看到每一个词到底是什么,然后拼出段落的意思,只要大体看一下单词的模样,大脑就能用一种快捷方式找到这个单词对应的意思,甚至我们连单词的具体的意思都不需要对应,只看一下句子里各个单词是怎么排布、搭配的,我们也能理解句子大体的意思。所以,有些句子我们可能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不需要具体到每个词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生活里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你太太怀孕了,你会发现大街上有好多孕妇;你买了辆大众汽车,你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大众汽车。这并不是说孕妇或大众汽车突然变多了,而是你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变化。原先这些是被你大脑忽略掉的那些绝大部分的信息,但当你身边发生了一个新的刺激,那么新的信息被简化后就会进入你的认知世界,于是就发现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有注意过的一些联系,一些新的现象。这就是心智模式发生作用的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

心智模式的道理每个人都能懂,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心智模式在发生作用的。因为心智模式对信息做的简化是在潜意识层面。就比如“是一个幸运的人还是一个不幸运的人”,这肯定不是我们有意识地去决定让自己成为哪一种,而是潜意识里有这种认识,它又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最终,我们的行为跟认识决定了自己会真的成为别人眼里的幸运或者不幸的人。

本书的作者还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他做企业培训时遇到了一个外企的人事部经理,是一个姑娘,工作能力非常强,公司想把她调到欧洲。但是她是一个身体非常弱的人,担心自己的身体扛不住,非常犹豫。古典通过聊天了解到,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出生时她恰巧得了一场大病。于是,古典找到了病根儿。

并不是古典会算命,而是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家庭系统排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很多心理的疾病都是在儿童时期就产生了,所以要从家庭的源头上追溯,只要找到原因,就能把心里的扣给解开。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发现,家庭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状况就是,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会得到家里百分之百的爱,所有人都会围着他转。但如果出现第二个孩子就不一样了,老大会发现,随着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家里人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少。老二出生后,所有人关注的重心就从老大身上完全转移到老二身上,这时老大相当于在一场争夺爱的战争里输掉了,会有一种被剥夺的情绪。在心理学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一般是让老大加入到照顾弟弟妹妹的工作中,这样就会让老大重新得获得一些价值感,重新的回到关注的中心。

前面那个例子里的女孩呢,弟弟出生时候她恰巧得了一场大病,这让她产生了一个错觉。她惊喜的发现,疏远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关心她。这一瞬间,她潜意识里会搭建出一个逻辑框架,认为生病的时候就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所以潜意识会告诉他,一旦缺爱了就生一场大病吧。

而且,当这种情况发生好几次之后,现实的场景不断地印证她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这种认知就逐渐固化了,形成了一种在他潜意识层面发挥作用的心智模型。所以,她以后都不需要故意装病去博得别人的关注,在潜意识层面就会把自己的身体主动地调整到非常虚弱的状态,然后生一场大病。

所以,我们一旦习惯了心智模式之后,它会控制我们的行为、认知,根本就不需要在大脑里做一个激烈的思辨,让我们有意识地去调整,在潜意识层面就完成了。

当然,这种例子如果不太了解心理学的话,可能有点像伪科学,听着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在心理咨询师的案例中,很多都是这种潜意识层面操控身体的,潜意识里的心智模型能做的事儿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其实,我们生活里很多习惯也是潜意识层面的心智模型。

我们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不需要特别有意识地思考一下这件事要怎么做。就是以为关于做这事儿的步骤经验,我们都形成了一个心智模式,这个心智模式经过大量的重复之后就潜意识化了。

心智模式之所以会退到潜意识层面,就是因为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我们对这些事的认知和思考不再需要占用我们的认知资源了。大脑一天要处理非常多的信息,很疲惫的,如果我们常干的事儿,能形成快捷方式,这对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就特别有帮助。

心智模式主要来源于人的经历、观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心智模式就不同,所以大家会对同一件事儿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发生争执。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美国人跟中国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非常不一样。比如有人就做过一个实验,分别给中国人和美国人三个词:牛、草、猴子,然后他们凭感觉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结果,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会把牛和草放在一组,猴子单独一组,因为他们会觉得牛吃草,所以就应该放在一组;而美国人通常会把牛和猴子放在一组,草单独一组,因为牛跟猴子都是动物,而草是植物。

类似的心理学实验还有多,总的来说反映出的是,中国人(或者说东方人)比较关注的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美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更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因为东西方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等不同而造成了认知模式的不同。

比如东方社会讲究“和为贵”、“枪打出头鸟”,所以不鼓励人特别有个性,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这就导致我们特别重视的是事物跟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视事物所处的背景;而西方流行的哲学观念叫“本质论”,希望研究清楚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所以就会出现了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也就导致他们对个体特别强调。

了解了心智模式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要学会看菜下饭,每一种心智模式都是有局限的,一定要想清楚把每一种心智模式的长处、短处、应该在什么环境下应用,不然会吃大亏。

举个例子,假如你所在的公司部门要有一个人事调动,要选出一个经理,候选人有三个,你是其中之一,综合排名第二。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给你三个选项——

a. 尽一切努力,联合老三,PK掉老大。

b. 想方设法搞臭老大,再搞臭老三。

c. 支持老大上位,教育老三团结一致。

如果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c。支持老大上位,他会心生感激,未来可能会推荐你去另外一个部门做经理。而且更关键的是,你这个举动会让大家认为你人品好,都愿意来跟你合作,你可能以后会有很多其他的收益。这其实是双赢的结果,他当了经理,你获得了很多其他的潜在的收益。

这是很多企业家或者著名的经济学家都特别愿意讲的心智模型。但这种策略真的对吗?是不是需要什么前提呢?

当然需要,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市场的资源要足够多,也就说,你这次升不上经理,以后有的是机会,牺牲眼下的短期利益博一个长期的利益是划算的。

另一个前提就是,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一锤子买卖,要经常发生。假如这事儿就发生一次,你说服自己做一个双赢选择,支持老大上了位。他上位后就没你什么事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人事调整,所以老大压根没机会推荐你,那这还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吗?

所以,只有在在这两个前提成立的时候,这套互利共赢的经济学的方案才能成立。如果环境变了,你可能要做一个更自私的选择才会对自己利益更好。

现在好多企业家言必称共赢,说要有格局。其实所有的这些心智模型都有它的应用场景,如果这个世界上资源足够富足,而且双方不只出现一次交易,选一个共赢的模式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毕竟有很多行业是垄断的、非常封闭的,甚至有些行业可能会出现短期扰乱市场的行为,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双赢的选择”。

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很多家族企业,奉行的就是“打板子+愚民”政策,完全不给员工各种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准备和员工分享资源。在这种企业内部怎么可能会有“共赢”。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心智模式主要倾向于谋略,讲中庸之道,讲太极,要找一平衡点,这是中国人特别擅长的智慧。而美国人就特别讲协作,强调互利共赢。这就是因为美国人少资源多,所以市场够大。而中国的情况是资源太稀缺,就成了一个零和的游戏,蛋糕就这么大,你吃了就没我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考虑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即便美国人特别强调共赢的心智模式,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强调。美国跟伊拉克打的那几次战争,就有点零和游戏的感觉。因为石油是稀缺资源,所以就不讲共赢了,该动粗动粗,这是才不会讲市场要开放、要走市场经济、要互利共赢……

所以,每一种心智模式都有局限性,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判断这种心智模式究竟适不适合拿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