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第一篇:上杭县太拔镇姓氏源流之李姓、范姓、陈姓、张姓、吕姓

李姓

李姓溯其祖源,可以追溯到远古黄帝轩辕氏及他的孙子颛顼。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皋陶断案非常准确,从未出过差错,在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成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子利贞避难,无以为食,以木子为食,オ得以活命。为感救命之恩,不忘蒙难历史,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李姓”。李利贞从而成了李姓得姓始祖。

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有陇西郡、赵郡等。太拔籍李氏都是陇西郡。起初一千余年的岁月里,繁衍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带,后因兵乱,先民纷纷南迁,珠公随父奇公迁居宁化石壁。

利贞至82世孙名珠,原名德,又名大郎号宝珠,生于公元1176年,殁于1255年,妣刘氏,生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田德(养子)。其中:金德妣蓝氏:木德妣刘氏:水德妣(失考);火德妣伍、陈氏;土德妣邹、鸿氏;田德妣上官氏。宋元交替时兵乱,木德、火德又随父南迁至上杭胜运里丰朗村定居后,木德又携妻儿迁居漳平浪车村(即漳平市龙车村)。

利贞89世孙,四九郎公出游至上杭胜运里,因观似庭院之前,风景秀丽,土地肥沃,遂卜室定居(时在公元1316年)故名“院前”,四九郎公被尊为院前开基世祖。

李珠之四子火德其孙百二郎生于南宋成淳壬申(1272年)是入太拔樟田背的开基祖,其后裔分迁广东江西等省。

赛背山李氏是三一郎裔九世乾上公为开基祖。

田垄里李氏是三一郎裔百一郎系十九世祖书龙公为开基祖。

第一篇:上杭县太拔镇姓氏源流之李姓、范姓、陈姓、张姓、吕姓

范姓

范氏、源于晋国,出于祁姓,先祖是尧帝裔孙,杜氏后人。在周朝时封为杜伯公,亦称唐杜氏,其后裔在周定王十五年被封为高平侯,采食于范(河南旧范县等)文名范会。范姓即在此时开始,后经一百余代繁衍,源远流长。晋时有范氏、赵氏、智氏、荀氏、韩氏、魏氏六大家族,范氏为首为望族,建立“高平郡”五代十国纷争及宋时辽金战乱,民不聊生。中原各族纷纷南迁,流向江浙后又转入闽赣。

范氏五十一世履冰(字始凝,又名清歧)唐朝为相。至七十一世范堃(即高位)于唐禧宗元年离京南迁浙江钱塘又迁福建汀州,黄连县攀龙里(今宁化大方里)是宁化范氏始祖。至六十四世如节之子男衡与三弟衍初迁湖南醴陵后迁福建清流衡之子十郎,又由清流迁宁化石壁,妣徐九娘,梁氏、张三娘均封宜人,共生十ー子,百字为辈,自百一至百十一郎。后十郎又携子迁上杭城福寿坊中街开居,他号称“宁壁”是宁化来杭之始祖。

宁壁后裔之百五郎字庆冈妣婴氏是太拔范氏之始祖,(先往石坎上,共生三子)后裔又有居蓝溪、溪口、长河、漳平的新桥、永定及江西瑞金、赣县、万安、遂川等地。

陈姓

颍川郡是陈姓郡望和堂号

约在公元前1100年,周武王灭商,大封帝王之后,封舜帝34代孙妫满于陈丰氏故地一一陈(河南开封以东,安徽毫县以北),并把长女大姬匹配给他,建立诸侯国一一陈国,都城宛丘(河南淮阳县),妫满裔孙以国为姓,这是陈姓的开始。

陈氏历经数百年沧桑,东汉时出了个名流陈实(满公第43世孙)在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为大丘长,迁居颖水边。在乡间平心率事。显有争讼,辄求判正,人评说:“宁为刑罚所加,毋为陈君所短。”陈实与长子元芳(纪)四子季芳(谌)时称“三君”,陈实辞世后,谥文范先生,建“德星亭”,追封“颍川侯”,被称为颍川始祖。

陈实四十七世孙:梅山、梅宗、梅嵩、梅佐、梅安五兄弟,世称“五梅”,于宋理宗淳祐年间从宁化石壁徙上杭定居:老大梅山居上杭丰朗;老二梅宗居溪南里倒坑斜、大坪(现属永定);老三陈梅嵩先迁溪南里古镇坪,后再迁上杭太拔塘源开基,其裔孙大部聚居在彩霞村;老四陈梅佐,徙上杭金峰奥杳(现属永定),其长子迁上杭中都,次子迁上杭丰朗,三子十三郎迁彩霞村开基,称梅佐为一世祖,老五陈梅安迁漳州南靖山埔村。

太拔境内陈氏居民是属陈梅嵩和陈梅佐二系的裔孙。

张姓

《广韵》上说:“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青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因此大多数张氏都以清河为郡望。

自张挥传至五十八世张仲,号仲甫,周宣王时卿士,辅佐周宣王兴周王朝。北宋年间,张仲被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南宋年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通称“文昌帝君”,建庙崇奉,与关圣帝居同列祀典。至一百二十二世张九龄,唐开元时期贤相,时人称曲江公,卒谥文献,追赠司空。一百三十四世张载,一百三十六世张端宇臣楷,诰授宝鸡太守,时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由陕西宝鸡迁到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成为入闽始祖。

百三十九世张扬德生三子:长子化龙宋解元,留居宁化;次子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子化凤,宋武举,迁福州。一百四十世张化孙,生于1175年(乙未岁)卒于1267年(丁卯岁)享受93岁,生十八子:吉云、庆云、桢云、祥云、集云、从云、龙云、福云、自云、绵云、景云、星云、卿云、帝云、阙云、卓云、彼云、定云。

张化孙公宋进士,诰授中宪大夫,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甲子岁(1204年)时逢战乱,他携陈、阙二恭人及吉、庆、祯三子“ト处移居闽上杭”到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即今上杭白砂茜洋村),被裔孙称“鄞江始祖”。

南宋嘉定已已岁(公元1209年)化孙公第四子祥云诞生,后祥云留居上杭,其余十七子均往外繁衍。太拔张氏是化孙一祥云ーー腾辉一一昭上ー一昊渐(生五子:斐承、文承、誉承、焕承)一一敏承

大坑张氏:焕承(万四郎字良弼)(生五子:先本、桂、栋、柱、樑),先本留居大坑。

太拔:敏承(万五郎字良辅,名肱,河南太守)。(生七子:先传、伊、仪、伦、伟、任、俸),先俸居太拔。

彩霞:先俸一一君绍一一启明(三子:文宗、开宗、继宗)一一继宗一一(生四子:万二郎,居外地,仲福、仲禄、仲寿)万二郎一一念十一郎(念十二郎居外地)一一黑子、福山、大满、细满(生三子:长子福旺,迁蓝溪岐滩;次子福兴,(留居彩霞):三子福寿,迁蓝溪沈田;双康(石岌头)是祥云裔另一支,六华为开基祖。

第一篇:上杭县太拔镇姓氏源流之李姓、范姓、陈姓、张姓、吕姓

吕姓

上杭吕姓,始于宋朝,吕太德由金陵(南京)迁上杭为始祖。(已750余年)吕氏的老祖宗是炎帝,姓姜,其15代孙伯夷(也称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国封于吕,以封地为姓,伯夷就是吕姓始祖。

伯夷的31代裔吕尚(即姜太公)为封齐始祖,传到太德是76代。入闽始祖太德是佛养的长子,名宦,字旷兴,原籍金陵宁国府。旌德县,宋宁宗进士,简命为福建漳州司马,后迁居上杭胜运里赤嘴岗(上杭太拔与永定虎岗交界处,今属永定辖)。太德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卒于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享年70,葬于永定灌洋,妣蔡氏敕封太君与夫合墓,生四子:七十二郎念九郎、六四郎、六五郎;念九郎迁居上杭胜运里儒溪张芬一带(即今张芬下村),上杭吕姓以张芬为发源地,渭河为郡望。

念九郎于宋理宗淳佑十二年迁张芬后,曾先居位于吴坑,牛角窝、田心里,而后オ在张芬下村定居,妣陈氏四娘,生三子:千一郎,愿三郎、千三郎。千一郎迁居上杭太拔崇厦、増坑、围里。千三郎迁蓝溪岗下、定坊。

太拔珠良寨是三世千三郎的第九代孙维礼于明正德年间由蓝溪邓坊迁来开基的。

太拔田增村的围里是三世千一郎的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