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姓氏起源
起源与分布
鄂州市域邹氏有四个支系,都是源于以邑为氏的邹姓,开姓前远祖可追溯到轩辕黄帝,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氏第三子契。《史记》载契母简狄吞玄鸟卵生契,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今商丘),赐子姓。是殷商王朝的始祖,十四传至成汤有仁德,商部落兴盛,时夏桀无道,成汤联合诸侯伐夏立商。商至纣王残暴,周武王联合诸侯伐纣兴周,周武王大封同姓诸侯,为兴灭国,继绝世,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公爵,都商丘,以祀殷商香火,微子启卒,因祖制传位是兄终弟及,传位弟微仲衍,其裔孙宋国上卿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公,清正廉洁,食邑于邹。正考父长子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正考父次子宣靖管理邹邑,以邑为氏,为邹姓开姓祖(此邹邑在商丘东南,宋国境内)。
所以以邑为氏的邹姓出自子姓,是殷商王室后裔,宋国血统。至邹曼父时由宋国迁徙鲁国曲阜,投靠堂叔叔染纥与孔子同居(曼父与孔子同祖正考父为从兄弟)。
乃至战国时邹忌齐威王时为宰相,封成侯。思想家,哲学家。阴阳学家邹衍,雕龙邹奭,西汉文学家邹阳,四邹子名列国史,(详见《史记》)。邹阳长孙邹仲俊汉武帝时为上谷守,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攻袭上谷城,烧杀掠抢,邹仲俊率城中军民八千坚守上谷城,卫青大将军来援,内外夹击,结果匈奴大败。因功汉武帝封仲俊为东鲁郡侯。以邑为氏的邹姓,发源于商丘,发祥于齐鲁。
邹仲俊之孙邹光启,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授职江西抚州刺史,落籍江西抚州崇仁县梅林里。星移斗转,朝代更迭,几经迁徙,邹珣于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迁徙江西奉新县芰山,繁衍生息。至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宦官当权,宪宗第十三子李忱时为光王,韬光养晦,免遭迫害,游江西奉新百丈寺,偶遇邹松垣,见公浑朴雅淡,安贫乐道,知为高士,遂结为方外友,来年光王登帝位,是为宣宗,三征五聘诏邹松垣入朝为官,公以年迈不乐仕。帝嘉其行,改封桂里状元,敕赐清隐居士,敕封张氏夫人为东鲁一品贤德夫人。三子珏,珊,珂俱封镇国将军。御翰宝扇一把,锦袍一件,玉带一围,食邑三千石。自此松垣公裔孙藩衍昌盛,唐宋以后,播迁多省,与众多姓氏一样,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广闽浙云贵等省。综上所述:邹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35位,至1987年第四次普查人口,按人口排序67位,邹氏总人口460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33%,由此可见邹姓是一大望族。
郡望
邹氏郡望范阳郡,魏文帝时,224年置范阳国,226年改涿郡为范阳郡,治所是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邹氏先祖在范阳成为望族。
堂号
邹氏堂号共有:东鲁堂、范阳堂、碣石堂、讽谏堂、清隐堂、睦亲堂、桂馥堂、黍春堂等等58个堂号。鄂州四个支系都是东鲁堂。东鲁堂来源于汉武帝时,先祖邹仲俊助大将军卫青伐匈奴有功,封东鲁候,邹姓堂号由此而来。
第二节迁鄂繁衍
鄂州邹氏有四支,都是源于江西省奉新县驾山邹松垣公后裔,南宋时先后迁来湖北,松垣公长子珏公后裔公点公南宋时期迁徙武昌县赤石矶,后又外迁,至明宣德年间,公点公裔孙文二公复迁武邑白浒镇(现为鄂州市葛店镇白浒镇村)。松垣公三子珂公裔孙允卓公南宋年间由江西奉新县迁湖北兴国州福庆里(现在为阳新县三溪镇),越五世芳先公于元代末年首迁大冶县流水里凤凰堡(现鄂州市泽林镇陈桥村),单传五代至伯忠公于明弘治年间再迁大冶县流水里洋泽堡(现为鄂州市泽林镇杨方村邹家湾)。松垣公三子珂公后裔克信公迁武昌县金牛镇(现为大冶市金牛镇),清初《武昌县志人物传》收录邹天贵传。清乾隆年间,大德公由金牛镇迁武昌南门外(现为鄂州市凤凰街办百子畈村邹家湾)。阳新县允卓公派下另一支裔孙:贵材公于明弘治年间迁黄石铁山区上邹庄,其后裔伯僻公于清康熙末年迁武昌县洪道乡洪二里(现为鄂州市沙窝乡沙窝村十五组铁家塘)。
葛店镇文二公支系
公点公徙居湖北武昌府赤石矶镇。明朝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点公越十二世孙文二公除授江南徐州卫,复徙白浒镇即为始祖,妣汪氏合葬武邑白浒镇后祖山。子一,德忠公,太学生。德忠公生子四:长子义公、明成化年贡士(公元1470年),世居白浒镇,现有人口780人,义公后裔之贞公迁葛店姚湖邹杜湾,现有人口180余人,次子智公,落籍段店镇杨林头之祖,现有人口80人,另迁武汉市江夏区大约人口270人。三子纬公,武邑葛店姚家湖之祖,现有人口230人,纬公裔孙迁原新洲县双柳镇邹家湾,现有人口240余人。四子经公,由白浒镇徙居山南黄陵村,黄矶村宋熊湾,现有人口80余人。始祖文二公支四系,分居四地。主碑所列四系图表均为始祖直系后裔。按世系编排,归纳到绍字派,视为列祖列宗。自继字派起,近三代编排分明,房份一目了然,为便於后世寻根溯源,故立墓志铭,以之告示。
泽林镇芳先公支系
芳先公元代末年由阳新三溪迁泽林陈桥,伯忠公于明弘治年间由陈桥迁泽林镇杨方村邹家湾开基立业,种湖田养母猪,捕鱼虾,几代艰辛努力,勤俭持家,人旺财丰,兴办学堂,新建祖堂,耕读传家,尊长爱幼,厚民俗、和乡党,完赋税,遵纪守法。(为下邹),现有人口200余人。
清道光二十九年洪水淹没邹家湾,退水后族众回湾重建家园,唯有正纯公,正准公兄弟俩定居长岭,另僻家园(为上邹湾),现有人口180余人。清嘉庆年间正文公由邹家湾迁徙临江得胜州,其后裔现居鄂州城内。约20人。清咸丰年间,正润公,时柳公由邹家湾迁至安徽省宣城市立业,后裔兴旺发达。清光绪年间,君俭公由长岭迁至杜山镇先台村滚龙山立业,裔孙兴盛。现有人口40余人。民国初定坤公由邹家湾迁居杜山镇路口村六组落业。现有人口约20人。
城区大德公支系
大德公于清乾隆末年由金牛镇迁武昌县南门外(现为鄂州市凤凰街办百子畈村邹家湾)洋澜湖畔开基立业,开垦良田,种稻、渔业、兼养鸭子,稻丰鱼肥,真乃鱼米之乡。三百年来与邱姓为邻和睦相处,相辅相成。八十年代乘改革开放春风,鄂州市蓬勃发展,邹家湾已经成为鄂州市中心城区,全体族人为鄂州市市民,现有人口200余人。
沙窝乡伯僻公支系
裔伯僻公于清康熙末年迁武昌县洪道乡洪二里(现为鄂州市沙窝乡沙
窝村十五组铁家塘),清末民初有部分先人外迁失联,现本湾人口80余人。
第三节传统文化
邹氏族规家训
1、邹氏族规(摘录)
(1)爱国家,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有优秀的光荣传统。国家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繁荣昌盛。邹氏家族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有国才有家,全体族人应热爱我们的国家,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孝顺父母
(3)友恭弟兄
(4)尊敬长上
(5)和穆宗族
(6)正身率物
(7)择师教读
(8)勤事生理
(9)崇尚节俭
(10)优奖才能
(11)微治奸恶
(12)孝训子孙
(13)严肃闺门
(14)立嗣继后
(15)慎终追远
(请葛店支系补充)
2、邹氏家训
圣祖仁皇帝广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宗祠楹联
1、 宗祠 陵园
(1) 泽林镇杨方村邹家湾邹氏祖堂
清乾隆年间先祖首建祖堂上下二重,道光二十九年被洪水毁坏,咸丰年间重建,光绪十五年己丑大水,民国二十年辛末大水,一九五四年甲午大水,族众齐心,履毁履建,最后一次重建于二0一六年。上下二重,雄伟壮丽。
(2)城区邹家湾邹氏祖堂
邹家湾因鄂州市城区的发展,成为市中心城区,各家各户的房屋被拆,按城市规划建起高楼大厦,在楼房的一层设立邹氏祖堂,设神龛,供祖宗碑位,我邹氏列祖列宗享祭之堂。
(3)葛店镇邹氏陵园
葛店镇文二公支邹氏陵园建于二零零四年。
2、楹联
泽林镇邹家湾祖堂楹联
源追齐鲁 脉贯豫章 派衍兴国 支盛邹庄 庆祖宇落成光灿洋泽,里号宾贤 士称德逸 雪昭梁园 春回黍谷 愿英灵长佑福披后人。
宝地嘉 水碧山青 乐倚屏藩光祖宇,先人秀 文韬武略 长垂典范荫儿孙。
新纪溯芳公 政惠武昌绵世德,馨香盈紫气 堂辉洋泽振家声。
承先祖 克俭克勤 清隐家风传万世,翼后昆 惟耕惟读 范阳族史颂千秋。
万里江山 小小楼台融万景,千章经典 悠悠往事话千年。
趣闻轶事
清隐居士邹松垣
邹松垣生于公元794年(唐贞元十年),邹演公曾孙。唐朝到了贞元年间,已开始衰微了。自安史之乱后,当年的大唐气象已不复存在。贞元的年号,是唐德宗使用的三个年号里最后一个,到了贞元年间,朝堂里已是朝臣矛盾复杂,政局混乱。远在赣西九岭山新吴的邹松垣就在这种时局环境中长大,自曾祖邹演重迁奉新,邹氏一族在奉新芰山已扎根繁茂。族谱上,没有邹松垣参加科举的记录,倒是记录他恬淡乐道,不爱浮华。这一方面和邹氏先祖有着某种血缘传承,另一方面也和当时这里的道教气息浓厚有关。在离芰山不远的地方,就是奉新著名的道家胜地华林山。华林山传说就是吴猛修道之处,有着许多道教传说。到了唐代时,华林山的道士张惠感与孙智谅先后被武则天与唐玄宗赐封为国师。公元737年,唐玄宗还赐给华林山道士“浮云观”匾一块,并请孙天师投金于浮云石洞,以祈长生不老。显见此观在当时道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唐玄宗没有求得长生不老,却迎来了安史之乱,自此之后,唐王朝江河日下,经德宗后,又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等多朝,自德宗于公元796年禁军交给宦官掌管,宦官掌禁军成为唐后来历代王朝的定制,宦官当政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
唐武宗会昌年间,邹松垣在华林山的古道上,遇见了一个远来的游方僧人,僧人衣衫破烂,形容憔悴,又渴又饿,但目光俊朗,含英沉华。好道乐善邹松垣将其引带回家,好酒好菜地招待他,就让他住在家里,交谈之后,二人十分投缘。
邹松垣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日后的唐宣宗,现在的光王李忱。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唐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他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唐朝中晚期,宫廷斗争非常激烈。唐会昌元年(841),李忱的亲侄子李炎即位,称唐武宗。唐武宗即位后,非常担心他的光王叔叔会篡夺他的皇位,因此对李忱百般刁难,万般迫害。李忱为求自保,就装痴卖傻,以此来消除他侄儿武宗对他的顾忌。《旧唐书—宣宗本纪》中就记载:“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为不礼。”
那时候,还是文宗在位,武宗李炎就已“尤为不礼”了,唐武宗是出了名的混世小霸王,他即位后,不知还会有什么百般刁难,万般迫害。为了躲避唐武宗迫害,李忱“托名为僧,云游天下”。
邹松垣与李忱一见倾心,相谈甚切,就把李忱留了下来。家底殷实的邹松垣还在芰山宅后建了一间小楼让李忱居住,还在周围栽上了很多海棠花,把他住的地方叫做“海棠洞”,环境十分的优雅。李忱十分地喜欢,就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邹松垣为李忱营造的海棠洞,可以用后来南宋和尚道璨《仙巢海棠洞》诗来一窥其境象:
领客坐花阴,饮客酌花露。
先生自家春,八荒一牖户。
凄其望前修,一枝阅世故。
鹤车来不来,东风吹日暮。
安定下来的李忱与邹松垣遍览奉新美景,游览华林山八百石洞,拜谒了他的先祖唐玄宗赐名的道观浮云宫,并在这里题下了著名的《浮云宫》诗一首:
道人西蜀来,自谓八百岁。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真风度万劫,神仙邈相继。
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石罅紫苔封,泉泓墨龙憩。
碧桃花未开,白鹿迹已逝。
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际。
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翳。
何当赠刀圭,岂复便俗吏。
吾不学李宽,盗名取嘲戏。
对于邹松垣为他营造的“海棠洞”,李忱也十分地喜欢,一天,他在花亭壁上题诗一首:
清隐先生旧隐居,我看乔木意躇躇。
儒风遗韵留千古,后有儿孙好读书。
李忱在邹松垣家住了一段时间,西去百丈,见怀海门人法正禅师,自此寄居百丈寺。李忱在百丈寺为僧期间,一直和邹松垣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邹氏族谱》卷一还记载了李忱后来重游芰山为邹松垣写的两首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正月十三日,李忱在芰山海棠洞口占一绝:
新春偶尔到灵台,万斛红莲花正开。
帘外忽然香雾起,神仙才下九天来。
会昌五年(845年)中秋,李忱复至芰山,作诗一首:
呤哦此日是中秋,仗剑高歌福地游。
八百神仙骖车驾,三千士女拥行裘。
彩云影碧天垂盖,蜡炬光浮月满楼。
我意预看行乐处,九天青雾遍沧州。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一日,武宗疾笃,遗诏立李忱为皇太叔,监国理政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为唐宣宗。
李忱即位后,对在奉新帮助过他的邹松垣仍念念不忘,曾三次诏邹松垣进京任职,但邹松垣“三诏皆不奉诏诣阙,表示以年迈不乐仕,略云:‘白水青山,已足野人活计;黄封紫诰,敢忘圣主殊恩。自知麋鹿之群,难入凤鳞之侣。愿陛下怜以老病,假大雄一抔土,以观太平,庶全残喘。戴巨鳌之山,未知恩重;泛大鲸之海,只觉魂摇。’”
邹松垣一心一意要做他的隐士,宣宗对他没有办法,只好由他,但为了安排好他的生活,特地下了一道诏书:“昔光武与子陵为布衣交,朕今嗣位,而有不臣不贽之宾,岂非盛德事耶?今特赐尔清隐居士,封桂里状元、朝义大夫之职,玉印一亟,食邑三千石;其配张氏,封东鲁贤德一品夫人。”邹松垣生珏、珊、珂三子,被封为镇国将军:一居驾幸山,一居登高山,一居西葛山,世谓之“三山邹氏”。此后,奉新历史上的那座芰山,便因邹松垣与唐宣宗李忱的一番交集,改为名驾山,又名驾幸山。而芰山这一支邹氏后人,以后名曰:东鲁驾山邹氏。
今天的驾山邹氏,是中华邹氏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份。驾山邹氏现已分布在世界各地,椐不完全统计,驾山邹氏已有后裔两百万人。
第四节谱牒派行
谱牒概况
1、葛店镇白浒镇邹家庄文二公支邹氏族谱
一修咸丰七年已未年续修名目
志书号艺圃,志美号玉田,宗儒号席珍,绍润字雨田,继福号德田,宇号清澄。
二修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季冬月下浣续修首人名目
秉瑃号清澈,绍益号利庵,继修号吉庵,芳林号月舟,振甲号联甫,玉澡号庆箱,凤翥号斗山,祖浩号余三,树生号蔚卿。
三修民国十九年岁次庚午仲秋月重修首人名目
家道号述周,传连号韵棠,继训号仲方,家桂号殿山,宏谅号幼余。
四修1995年邹氏第四届续修宗谱理事会名目:
理事会委员,宏顺号细贷,泽盛号良才,泽清号海清,泽益号伯先,泽江号盛清,宏清号火安,宏瑞号瑞山,宏武。
四修诗两首:
清 谱
族谱喜逢盛世成,
玑珠掷地胜金声。
龙文传记垂规范,
凤笔昭穆节义名。
册丁墓志诚不漏,
清支溯派力求精。
家乘一卷光前史,
启后承先灿古今。
邹 木 生
中华邹氏历史研究会秘书长
中华邹氏族谱编辑部主任
公元二零零五年乙酉年仲秋
邹府东鲁堂四修宗谱开盘大吉
吉庆开盘世泽长,
渊远流芳祖德光。
丕振家声朝纲护,
万代相传翰墨香。
瓜瓞绵绵歌盛世,
螽斯蜇蜇兴隆昌。
文人蔚起后生秀,
子孙繁衍喜气洋。
一九九五年邹甘霖谨撰
2、泽林镇邹家湾芳先公支邹氏族谱创修于清乾隆二十年乙亥(公元1755年),手写谱。续修于清嘉庆十九年甲戌(公元1814)邹贤熹字安邦主修。三修于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公元1844)参与阳新合修大成谱,邹近鲁主修。四修于清同治七年己巳(公元1869)邹国光主编,五修于清光绪年(公元18)年邹小丫,六修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邹为痴,邹瞻之,七修于1988年戊辰邹定贵主任、邹盛金主编。八修于2009年已丑由邹盛南主任、邹定猛主编。
3、城区百子畈邹家湾大德公支谱首届创修族谱是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公元1778年),第二届续修于清咸丰十年庚申(1860年),第三届续谱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第四届于1989年己巳,与金牛西畈万世公支、武汉市江夏区邹大发公支合修族谱,2012年本湾由邹德文、邹自秋、邹自武、邹成柏等小修一册。
4、沙窝乡伯僻公支邹氏族谱与泽林镇邹家湾相同。
派行综述
1、葛店镇白浒镇邹家庄文二公支邹氏族谱派行:
按立字定派古未有也盖自前明洪武二十七年始余族各庄世派未能画一不无混淆多有世不同而派相杂乱者故特从老派下家字起续成四十字永垂鉴照。
世派诗一首:
家传宏泽,定泰安邦。
盛崇善道,美庆纯良。
均自树立,进用平康。
丕显先哲,振耀前光。
谦允和慎,延祚豫章。
光绪壬辰年,嘉平月,谷旦,阖族敬刊。
2、泽林镇邹家湾芳先公支邹氏族谱派行是与阳新三溪允卓公支近同,以允卓公子千一起:千元荣信芳,本源福开伯,大毓显应昌,国之贤永正,时君定盛治,先烈焕家声,东鲁传诗礼,南阳兆俊英,贻谋储典则,垂裕迪雲礽,风微恒如在,清华衍益增,勋功宣丕业,桂里修性珍,义勇贯新宇,隆师育厚民。
3、城区百子畈邹家湾大德公支邹氏族谱派行:千元添永俊,天孟景尚堂,润文忠应,正大光明,世德自成,克敦伦己,益禄衍行。
4、沙窝乡伯僻公支邹氏族谱派行:千元荣材继,孟思孔文贵,尚希旦光启,伯学士守良,时君定盛治,先烈焕家声,东鲁传诗礼,南阳兆俊英,贻谋储典则,垂裕迪雲礽,风微恒如在,清华衍益增,勋功宣丕业,桂里修性珍,义勇贯新宇,隆师育厚民。
1994年至2000年鄂东南编纂《邹氏史志》,走访拜读了鄂赣两省数十个县市邹氏宗支族谱,为后编辑全国性《中华邹氏族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至2017年,编辑出版《中华邹氏族谱》,共九卷,全国三十一个省(包括台湾省),七个国家邹氏华侨合修大成谱:《中华邹氏族谱》,共九卷,一千多万字,历经20年浩大文化工程。第一卷出版发行时,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国际频道为《中华邹氏族谱》出版播放15分钟,《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分别《湖北广播电台》《武汉晚报》《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农民报》《深圳特区报》等也相继做出了报道,这里全族人共享这一荣耀,是邹氏的自豪。
《中华邹氏族谱》统一字派:
东鲁高风远,范阳德泽长。希圣崇礼义,象贤秉忠良。
继序承思茂,延赓荣世昌。睦邻敦孝友,期彦胤华章。
宝树环宇盛,兰桂满庭芳。勤为书山径,智导学海航。
弘毅鹍鹏翼,图新龙凤翔。繁星朗乾坤,金科耀玉堂。
文韬至尧舜,武畈振家邦。敬祖建功业,万代铸辉煌。
以开姓祖宣靖公为一世,第八十一世起用东字派开始。
第五节 宗族人物
人物传
邹忌
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史记》亦作驺忌,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州西南),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田辟疆。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1][2][3]相传墓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其列入道家部。《绛云楼书目》子部道家类《邹子》不著卷数。
邹奭
邹奭,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黄老道家学者,采用邹衍学说入自己之文,人称“雕龙奭”。受到齐王的赏识,在稷下学宫与慎到、田骈齐名。齐王为他们修建豪宅。驺奭著《驺奭》12篇,归属阴阳家。
邹阳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齐人,是西汉时期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散文家。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邹阳有文七篇,现存两篇,即《上书吴王》、《于狱中上书自明》。
邹子松
邹君相字子松,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天资聪颖,出口成章,过目不忘,弱冠之年有一大户做道场,众名孺邀子松先生同往,一老先生将写好的一篇祭文交给子松先生看了一遍,到唱读祭文时大家都推荐子松先生唱读,理由是年轻嗓子好,却是给他一张白纸,子松先生手拿白纸,郎朗唱读刚看过的那篇祭文,众老儒生在旁拿着原祭文校对,不仅一字不漏,还修改了两个字使语句更精,大家再一次见证了子松先生的才华。1930年,子松公上任大冶县副团统之职。
邹天贵传-《武昌县志-人物传》
邹天贵,字义夫,其先江西新喻人,元季奉父俊轩避难于金牛镇,遂家焉。天贵博通经史,世以医名,力排河间丹溪之弊,尤精于子午流注针法,活人无算,大江南北就医者,衣履常满一时,医士戴志高、李子善先后与论素灵,诸然皆有发明,获其诣趣以志。长沙毛西野,苏州陈绍先,荆南曾彦嘉,辈尤深知其性情,术名为文,以纪之,京师未聘者踵相接,为皆不赴,颜其堂曰:存心有诗一帙,新喻进士博玉润为序行之。
现代名人录
邹盛怀,生于1938年,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是航空总公司科技委委员,航天科学研究基金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学会武器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13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航空武器领域著名专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享受国家政府津贴。曾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个人二等奖,三等奖,数次荣获“航空工业部部级科技成果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曾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航空航天总公司优秀领导干部,劳动模范,河南省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数次受到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刘华清副主席等党和国家及军委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并合影。妻子,陆南燕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13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邹成维,男,中共党员,百子畈村一组人。二炮某部副参谋长,大校军衔。1948年出生.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50岁。1969年2月入伍,同年10月加入共产党,曾任二炮7784部队司令部保密员和二炮8030部队军务装备处参谋、副处长、处长,1993年任二炮8030部队副参谋长,1995年晋升大校军衔,先后担任部队司令部党委委员、常委、党委副书记。曾四次当选为党代会代表,多次参加全军组织的国防工程施工和大型军事演习。入伍以来,一贯刻苦学习,几十年如一日,多次被全军、二炮评为优秀党员干部,先后8次受到嘉奖,二次荣立三等功。
民国时期在市外任县、团以上职务名录
邹良政,字南生(1863- 1932),又字善富,,号泽甫,晚号燧,县城南巷人,承模之长子。少家贫习商业,日则勤习商.皮则苦读书。后人任为学务课员兼管理书局事。历任费州天柱、永从、平舟、绥阳、长寨等地县长。后政局变,遂归田。
邹家馨,男,字开甲,号显臣.生于1864年,永袭云骑尉,湖北将弁学堂学生。前清人第八镇三十标标统,民国补陆军少将任鄂军政参谋总长,鄂都督府军事顾问,总统府咨议。
邹传益,男,邹氏六十四世裔,传益公、乃宇公派名家钹号清澄字秉椿,太学生之三子。号蔚卿,字澍生提督军六子爵鲍奖给六品顶戴,五品花曾充任江苏飞划水师哨官,生于同治乙丑年(1865年)七月廿六日已时,辛于民国辛酉年十二月廿一日亥时.妣王氏,公妣俱葬白浒镇山南祠堂基侧。
邹传懿,男,邻氏六十四世育,字公四子传髓公,号余三,字彝民,印前兰,邑康贡生,屡膺房荐,曾充督参谋并历充江西、江苏、湖北水陆各军秘书长,褒奖- 等金色奖章,候选知事,民国成立曾任湖北第四混成旅营团两部书记官。生于同治皮展年(1868年)十二月廿八日家时,率于民国丁卵年正月十六日已时,妣李氏,公妣舞白滸镇屋后祖山。
邹家道,男,湖北鄂州白浒镇人,字赞绪,号述周。生于1878年,日本陆军户山大学毕业。历任伊犁陆军教练处总办兼陆军混成协统伊塔挂印总兵,补授付都统衔。辛亥首义充新伊民军总司令兼提督军务。陆军中将,特授上将衔。中国国民党新疆支部部长,苏皖鲁豫剿匪督办署剿匪司令,湖南全省清乡总司令,鄂湘西省造币厂厂长,国民革命军湖北特派员。
下一篇
大年初三能倒垃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