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数千年的风水学由于历史、人为因素,多数人认为它是一门讲究迷信的学问。这正如《辞海》、《辞源》中对风水的定义也是如此,《辞海》对风水的定义是:中国一种传统迷信。认为住宅和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和地势等的地理状况能影响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生活、命运。《辞源》对风水的定义是:指宅地或坟地的地理形势,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会关系到家庭、子孙的盛衰祸福。真正了解风水后发现,两书对风水的定义有失偏颇,值得商榷。1989年,学者尹鸿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撰文道: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
它是中国古代地理先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贝聿铭作为国际顶尖的建筑设计师,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建筑师都相信风水,不是迷信的建筑风水,建筑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背山傍水,这也是建筑风水。由此可见。其实,传统风水学是一门夹杂迷信的科学,迷信的成分毕竟为少数,其中的一些论断饱含科学性。对待传统风水的态度应该是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一,磁场学与风水。有些人失眠除了身体生理原因外,很有可能还与床的摆放不当有一定关系。风水学认为,床位最宜南北摆放,以便使人的生理场顺应地球磁场,在同一循环线上,如此,睡眠时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具体而言,北半球的人,头朝北而睡,南半球的人头朝南而眠。
其二,水文地质学与风水。传统风水学对所勘察的风水区位的地貌、水流、水质特别重视,有时还要闻尝土、水的气味,从中判断这个区位的风水是否有利于人的体力和智力,思维和事业。如:水味甘甜应是吉地,如果水味苦涩则是不吉之地等。
图片来源
其三,气候学与风水。我国传统建筑多为坐北朝南,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这与我国所处环境的气候有很大关系。纵观版图,我国北方虽有内蒙古高原,但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西部为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前者平均海拔超5000米,后者平均海拔超4000米;东部、南部则被黄海、东海、南海环绕。由此可见,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海陆的配置所决定的,气候主要表现为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
其四,环境景观学与风水。其实,传统风水本身就强调有机自然观与天人合一观,即认为自然是有机整体,强调人对环境的感应。因此,人类所居住环境中的山川水流、花草树木及其组合所形成的环境景观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故而总是营造舒适、美观的环境景观,面对它人们会感觉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而天人合一观既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环境景观学的核心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风水学首先强调“大地为母”,天地孕育了万物,人要顺应天道,这个天道实际指的就是自然。要选择适合的环境才能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次,在改造自然的时候,也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建筑——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环境景观学对生态住宅区设计的启示 许祥云、李园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