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过年出门要注意什么?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从古至今遗留下来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就像大家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那些一样,这些有形的东西能够最直接的将那一个时期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可是既然说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悠久,在我们身边肯定不可能就只有在博物馆中的那一些,才能够被叫做中国的精粹。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存留着许许多多的非物质的精神遗产,只不过有时候是我们大家并不怎么去注意它罢了。那今天小编将就想给大家说的就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俗语。

说起俗语,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随口说出来两句,很多人都会以为俗语其实就是古时候的平民百姓的封建迷信,殊不知在前几年的时候,有些地区的谚语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现如今就有很多的老人,还是会经常的根据俗语中的知识来生活,那现在已经2019年了,再过一个月就该到了我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了。说起过年,小编就想起来了一句与之有关的俗语,也就是: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咋一听起来好像讲的是在过年期间的禁忌,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过年的时候到底要注意哪一些东西呢?

先说第一句“七不出”,其实这个“七” 一共有着两种含义,第一种就代表着正月初七这一天,那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很好理解,就是正月初七这一天最好不要出门。大家都知道,一般国家规定的法定休息的时间是初一到初七,大家在初八这一天就要开始上班了,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初七这一天出发。可是就在有的地方,有些人宁愿初六出发,也不愿意初七走,那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个原因,就要提到第二种说法了。这第二种说法就是,在古代的时候,家家户户讲求的开门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认为要是这七件事情还没有处理好,那就一定是不能够出门的,所以也就有了“七不出”的说法。

而所谓的“八不归”,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在正月初八的这一天最好不要回家。虽然说现在很多人对什么时候回家已经没什么约束了,但是还是会在初八这一天,尽量不去串门,拜见自己的长辈。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呢?大家应该知道古时候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吧,正好也是八个字,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只要是人们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有触犯过其中一个点的,就已经没有脸面会去见自己的长辈了。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的就有了“八不归”这个说法。

对于最后一个“初九出门惹是非”这个说法,可能有很多民族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有些少数民族,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民俗和文化。在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中,他们会认为冬天的三六九都被称作红煞日,在这一天出门的话一定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很容易出现一些血光之灾。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初九出门惹是非”这一种说法。

可能很多人在了解完这一句俗语之后,会觉得这些不过就是古人们的无稽之谈,确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如今,这样的说法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去信的依据了。可是小编觉得,这样的一种俗语的出现,不过就是老祖宗们对平安的一种追求,还有对自身的一种约束罢了。毕竟在古代那种很是落后的社会,我们并不能够那现在的这种眼光去看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