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位于城阳区利群美食街的俏红楼火锅店,见到了早早在门口等候的王经理。短暂寒暄之后,王经理将我们引入火锅店大厅。
进入大厅,我们发现一大群人挤作一团,里三层,外三层,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王经理在一旁显得很焦急:“大家看看就行,千万别弄坏了,这可是我们的镇店之宝!”一边说着一边踮起脚跟,生怕自己的“宝贝”不翼而飞。
刚进门的一位顾客也赶紧过来凑热闹:“这是什么呀?”
“听说是太岁,值钱。”站在后排抱着小孩的男子显得很得意。
“是吗,让一下,我拍张照片。”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士招呼围观的人群往两边挪一下,好留出空隙供她拍照。
看见王经理在旁边,一位体型微胖的先生半开玩笑地说,“老板,听说太岁大补,我们来你家吃火锅,要不你给我割一块放锅里煮一下”。
王经理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那可不行,这东西太贵了,我花了50万买的,怎么能吃了呢?”
市民樊先生也是第一次见到“太岁”,显得很兴奋,“我以前听说过,还以为是编出来骗人的,没想到今天见到真的‘太岁’了,开眼界了。”
我们费了很大劲才挤进了人群,在一个瓷质的大水缸中,有一大团肉质的物体,通体雪白,摸起来富有弹性,更为奇特的是,由大小相仿的两部分构成。
看到我们摸了一下,王先生着急了,一下将人群拨开,挤进去大声说着:“不好意思,别弄坏了,千万别弄坏了。”
王经理告诉我们,这就是他所说的“太岁”,是他以50万元的价格从青西新区红石崖街道的一位市民家购买的,重约30斤,目前被摆放在火锅店中,供顾客参观。
当我们问王经理打算怎么处理这个“太岁”时,他笑着说,“这个东西价值连城,我打算一直养着,不会卖。买回来之后,我一直放在家里,后来朋友跟我说,你干脆放到店里吧,这样大家都可以看看,也让顾客一饱眼福。”
王经理没想到,这个“太岁” 引起的反响超乎他的想象,店里的生意也比以前更红火了。
村民返修老宅,无意中发现“肉团”
王经理告诉我们,这个“太岁”是他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一位村民手中买到的。由于当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现在已经无法联系到这位村民。
我们了解到,2015年10月份一天,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一位郭姓居民家中房屋老旧,准备翻修一下。
当天,工人们在挖地基时,无意中挖出了一块黑乎乎的椭圆形物体。起初,大家以为是一块石头,可是搬起来后发现比相同大小的石头轻很多,而且摸起来有弹性。
其中一名工人感觉挺奇怪,就取了一大盆水,将这黑乎乎的东西洗干净,结果呈现在大家眼前的物体根本就不是石头,而是一个通体雪白的“肉团”,由相同大小的两部分组成,称重约30斤。
听说挖了宝贝,很多邻居都来围观,但是并不知道眼前的“肉团”为何物。在大家都感觉到奇怪的时候,村中老人告诉大家,这东西可能是“太岁”。虽然大家将信将疑,但是关于“太岁”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俏红楼火锅店王经理从朋友处听说了在红石崖发现“太岁”的消息后,立马赶了过去。王经理表示,“因为我之前听说过‘太岁’是个奇物,很有价值。听到消息后,我立马赶了过去”。
即便是亲眼看到了这个“太岁”,王经理还是无法确定,经过多方打探、咨询,最终决定买下来。经过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50万元成交。
“太岁”俗称肉灵芝,极具价值
为了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太岁”,王先生找到了老家在青岛的浙江中医药大学丁志山教授。丁教授经过鉴定后认为王先生手中的“怪物”确是一个“太岁”。
那么,“太岁”到底是什么呢?
丁教授介绍,“太岁”分“土太岁”和“石太岁”两种,“土太岁”一般生长在10米左右深的湿润土层或者沼泽地,由于受土壤环境影响,多数会吸收一些重金属,因此太岁颜色变深变黑;“石太岁”生长在溶洞石头中,发掘出来之后一般都支离破碎了。红石崖发现的这个“太岁”,生活环境非常好,吸收杂质很少,算得上一个极品太岁,既有极高的养生保健和医学研究价值。
而且,根据往年太岁出土的环境,大多数太岁都是从水土丰润的沼泽地带被发现的,郭姓村民的房屋所在地原为一处河床,因此,地理条件适宜太岁生长。
不但民间对“太岁”充满好奇,不少科研机构也研究“太岁”试图揭开其神秘面纱。
据了解,“太岁”,就是我们常说的“肉灵芝”,生长于地下,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由黏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聚合体。“太岁”被学界认为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到目前,学界对太岁仍旧缺乏充分的认识。
“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有研究称,“太岁”生命力极强,具备自身修复能力,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的物质。
据王先生介绍,他把这个“太岁”买回来之后就一直养在水缸里。水缸里的水始终保持清澈。由于听说“太岁”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王先生就用缸里的水调制火锅锅底。此外,他还委托中国海洋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对太岁进行研究,希望用于养生保健,造福社会。
文/图 信媒体记者 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