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简析古籍中“己”、“已”、“巳”的混用

己已巳因为字形相似,又因手写习惯常常引起混用而造成误会。此报告试图从字形和字意出发,总结一部分己已巳常见的混用情况,用于之后的古籍阅读总结。

《说文解字》中,“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属皆从己。”由此可知,除用作天干外,己本意指中央,也可代指自己。在《康熙字典》中,综合对己的不同解释,除天干外,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代指自己,如舍己从人,又如“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同时戊己连用可以表示中央。季夏之月称己,如《礼·月令》中,季夏之月,其曰戊己。除上述用法外,还有诸如姓、官名等用法,如《后汉·西域传》中,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

《说文解字》中“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凡巳之属皆从巳。”《史记·律书》以巳为阳气之已尽。同时,也有表示节日的用法,即上巳节等。而巳的主要用法, 除上述外,还用作祀,作地支名,也表示终止,但往往与已混用,许子钟“眉寿母(毋)巳(已)”,也用于句首叹词,可能也指人名;句尾语辞,典籍也常作“已”;也有巳巳的用法,表示怡悦和乐貌。常作“怡怡”。

而说文解字中,无已有巳,清人吳大澂等认为,古文字中的“已”和“巳”是同一个字,也有人认为,古人“已”写作“巳”形,故也可认为已是从巳分化而来。所以可认为这给分辨一些已和巳的场景增添了难度。慢慢的,已被借作虚词,用以表示“终止”“完毕”,甚至表示肯定和感谢等意思。常见的词例有,已经,已然,已往,不能自已,而已等。

一、己、巳

由于己已巳写法上的相似性,单独进行分辨往往让人难以下手,但是掌握三者的字意后并结合上下文,应能分辨出该处所用究竟为何字。比如,己为天干,巳为地支,因天干地支的搭配,二者在表示纪年月日时常有混用需进行区分,而如果在纪年搭配时遇到已,那么大概率便是错用,需要进行更正。天干地支涉及己巳的常用搭配为:己巳、己卯、辛巳、己丑、癸巳、己亥、乙巳、己酉、丁巳、己未。因此,可根据这种搭配进行区分,如鼎秀古籍库中录入的一份牒函中:

乙己年十二月日道行牒寺主自任紀網已經數稔益勣課效尤多

其中涉及纪年的部分,不论原文文本还是录入后的字体,均为乙己,而由于此处连用月份,因而为单指某年月的纪年法,并非纪年首尾相连表示时期,故毫无疑问应为乙巳,而非乙己。

又如涵芬楼本中的《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戊辰本命楚卿从官十人廉贞星元辰已亥邓都卿从官十三人

如果将“已亥”理解为天干地支的组合,那么“已”字毫无疑问是错用。接下来便是区分“己亥”和“巳亥”,由于前文出现了“戊辰”,因而此处应是纪年,故应为“己亥”。

但天干地支并非只能用于纪年月日。如清人李善兰的《火器真诀》中:

甲乙為軸線丙丁為鉛子路口戊己為鉛子路底

其中以天干为线段的名称,用来指示方位,故会出现不太常见的搭配。这种情况在明清以来的科学著作中较为常见。又如清人焦循的《释论》中有:

次輪全徑爲一邊其丙角己戌行度之所不及戌角丙辛亦非行度所合

其中的己戌,与纪年时所用的常见搭配不同,在书中分别表示点,故己戌在上下文表示线段。

除在科技著作中的用法外,前文提到己本意指中宫,与戊连用表示中央。如《玉室经》中:

九官出入,戊己为先。

此处的“戊己”便是表示方位。

另有,己与自连用,表示自己,明清以来的小说或其他书籍中常有将“自己”写成“自巳”的情况。如明崇祯刻本的葛寅亮的《四书湖南讲》中:

于自巳事事课实按之目前忘言以解而又不决裂

其中“自巳”应为“自己”,表明对于自己的含义。这种情况在这个刻本的《四书湖南讲》中十分常见。而这种情况在小说和释道经典中同样十分常见。

二、己、已

除了天干地支搭配出现的混用外,由上文讨论的己和已的意思来看,可能还会有己已混用的情况,即在表示自己或者终止的地方混用,“自己”和“自已”。如《书仪镜》中:

雄群戎荡涤自已降即刀斗不击衡舆自驾

原文文本写作“已”,但可能是己或已,如果是己,我以为断句应为,群戎蕩條自己,降,即刀不擊等,自与己连用,表示自己;若是已,则是自表示自己,已同降连用,表示已经投降。但实际上,古文中,已表示终止的意思时,有一些常用组合,如已而,不能自已等,而在某动词前表示已经,常用既,即既降。

更进一步,这一卷《书仪镜》,出自敦煌文书,保存并不完整,从断句本身来看,“雄”应与后面的“群戎”区分开。那么接下来便是区分“荡涤自”和“荡涤自己(已)”。此处的自应是宾语的用法,但自用作宾语时,句法位置往往是在动词之前,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彼必释赵而自救”,而己用于宾语时,虽有距动词长短距离的区别,但都用于动词之后,如《左传·庄公十一年》中,“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等。由此来看,此处用于宾语,单独的“自”表示自己比较奇怪,句法位置不合常理,而与“己”连用,以“自己”为宾语相对合理。不过这种“自己”连用作为荡涤的宾语仍然有些奇怪。因此,据杜海《敦煌《书仪镜》写本S.6111+S.10595考释》一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

雄 群戎荡涤 自已降则刀斗不击等

其中“已降”,表示“以降”,即何事以来;“刀斗”,一作“刁斗”,古时行军用具,白天作为出具,晚上作为更具。如此,则句意更显通畅。自群戎荡涤后,刀斗不再使用,表明战事已毕,四海清平。

三、已、巳

由于“巳”和“已”在表示“终止”存在相似性以及部分学者认为的“已”是来源自“巳”,所以在表示“终止”等的含义时,是否存在混用仍存疑,如脚注2中提到的“阳气巳出”等。故大多数的混用仍是本应为地支的“巳”因手误被写作“已。”如清光绪五年刻本吴修的《续疑年录》中:

王子明六十一 生周显德四年丁已 卒宋天禧元年丁己

其中,不管是“丁已”还是“丁己”,均应为“丁巳”年。这种“巳”误用为“已”的情况十分常见。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己已巳可能出现的常见的混用情况。

清 陈昌志刻本

《康熙字典》中解释“巳”的说文部分,“阳气巳出”和“阴气巳藏”从原文文本看像是“已”,但《说文解字》中又无单独的“已”字条,查找古籍库,有写作“巳”的,也有写作“已”的,所以这里究竟是“巳”还是“已”我还存有疑惑。而说文解字前的文献,如《史记》,在点校本中也有已字的出现,所以我觉得无法从《说文解字》无此条目断言此处应为“巳”。

清同治则古昔斋算学本

清嘉庆四年江都菰楼刻本

原本写作左车右羽,据杜海《敦煌书仪述论及选注》写作舆,与衡相连,与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