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节了,又开始想这几年来重复在想着的一些人和事……
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中少不了的一个人物,秦晋之好、退避三舍等成语的缔造者。齐桓公之后,中原地区真正的霸主。文公早年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任用狐偃、赵衰等贤良,整顿内政,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国,国力大盛。在晋文公流亡的途中,所追随的贤士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中,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记载,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但是事实并不像文公允诺的那样。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从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也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好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之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 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寒食节终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润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如果没有寒食,这几无可能,没有介子推,这更无可能!清明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清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前三天、前五天或者是后来的前一天是寒食。
寒食节日的起源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40年,而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只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并没有清明,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也就是说清明的出现大概在两汉时期,比寒食要晚上不少,并且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也就是说寒食早在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法定节日。目前在我国清明几乎成了成了这两个节日的全部,这恰似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几乎全部继承于寒食,而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也直接与寒食有关。在中国古代,火本身保留着自然崇拜时期的影子。寒食节之后再生起来的第一把火更加具有象征意义,作为中国传统孝悌之义的延伸,用新火祭天地拜祖先是无疑是必要的。这或许就是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寒食之后也就是清明拜祭祖先的原因。在印象之中我爷每年都是在清明前一天到祖先坟前打扫插柳,而在第二天早晨再去坟前烧纸。繁琐的传统习俗之中往往蕴含着别样的风味。讽刺的是在现在的中国大多数人不知道寒食为何物,仅仅知道清明就是扫墓的今天,韩国人却在以中国人最传统的方式过着寒食节,而且他们过的是寒食节却不是清明节。
习惯上我们把东周那段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年代笼统的叫作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大家都把“韩赵魏三国分晋”作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也就是说所谓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有三个是由晋国分来的,可见晋国的之强大。这也为“寒食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奠定了基础。而晋文公是中原地区的霸主,所以“寒食节”或者说“清明节”在北方更有群众基础(我上小学的时候清楚的记得,我们家是会过寒食节的,当时我还特别的好奇,怎么会有这么一个节日,我妈说“你不信可以看看,所有家的烟囱都不会冒烟”,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就跑到村头去看,当天真的全村的烟囱都没有冒烟,而且邻近庄也是。那么多年没在家好好待过了,也不知道家里还在不在过,估计过的可能性很大。),而比“寒食节”晚358年的“端午节”是战国时期楚国民众为纪念投汨罗江屈原而演变而来的节日。汨罗江是湘江的一条支流,而湘江正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的源头,这也就使得端午节成南方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这或许是国家为什么同时把清明和端午同时定为国假的原因,因为这两个节日同等重要。
一直以来“寒食节”都是被中国古代文人的“宠儿”其中不乏精品。最被人熟知的估计是唐朝诗人韩翃描写京城寒食节美好景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春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寒食》。同样家喻户晓的还有一首唐诗杜牧“清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明》。这也就看的出从唐朝开始寒食和清明走向融合。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汴河两岸居民清明节时热闹的景象,可见这个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依然在当时占据重要地位。同是北宋的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词也高诉我们,这个时期寒食节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望江南 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很显然这里的寒食更多的被词人赋予了新的感情。一般认为“宋明理学”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乏善可陈,而且很多人认为清军入关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阉割”使中国的文化不再完整。像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 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些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是外族入侵并未使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走向没落。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春茶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这里的社、火、雨分别指代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学过鲁迅先生《社戏》的都知道社戏是为了拜祭春神而唱的大戏,所以这里的社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雨明显指的就是谷雨,在春分和谷雨之间的节气正是清明,而这里用火指代清明,可以看出此时寒食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存在着重要影响,而且和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几乎成了相通的概念,另外火前茶也称明前茶。而今天又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么一个节日呢?
介子推的做作所为是中国传统的“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或许他的才智上比不过狐偃、赵衰、魏武子或者司空季子但也只有他在君主食不果腹、遭人追杀时割股喂之。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聪明人习惯把这样把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称之为“愚忠”,我真不明白你们于心何忍啊。或许当今的中国正是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愚忠的人越来越少才会出现老人摔倒不敢扶,孩子受伤没人救的种种荒唐。春秋时期或许可以算的上是所有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源头,如果你迷茫太多的话真该回头看看自己是哪来的了。
一个节日本身往往是因为其背后的故事而被赋予感情色彩,或许只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原委才能更好地理解节日为什么会成为特殊的日子。至少我们应该知道屈原投江之后给我们留下了端午节三天小长假,这样做的还有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