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清明,清明

王章琼

一到清明,万物皆显,清净明洁。

雨常常在夜里不知什么时候下起来,淅淅沥沥沙沙地响。不多会儿,便又停了。天才亮,鸟儿就叽叽喳喳闹着,唤醒睡梦中的人们。

太阳出来了,世界还留着雨的痕迹,树枝、屋顶、原野,全都润润的,空气里弥漫着微雨过后泥土的味道,地上微微有些湿。阳光也像被夜里的雨洗过了,洒到哪里,哪里就闪闪发亮。一场新雨过后,气温又升高了些。太阳慢慢地移动,清新的气息在天地间流转。

仲春刚过,暮春伊始,花开得依然繁盛。桃花还是最抢眼的,雪白的梨花高雅洁净,海棠花也绽开胭脂一样的花苞,露出花瓣重重。比之早春,这个时节的花丰腴了许多,因为它们得到了雨的滋润,汲取到天地间最温润的精气,焕发出生命中最有活力的元气。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花不是开在枯枝上,它们周围已经长出许多柔嫩的新叶,小小的叶子,嫩嫩的绿,既衬托着花色的艳丽,又不会遮挡花朵的姿容,恰到好处。有绿叶陪衬的花通体透着清新之气,娇艳妩媚却又不会过于妖娆。

清明,气清景明的时节。

一到清明,就该去扫墓了。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一齐奔着心中牵念的那块地方而去。修剪荒草,给坟头陪土,插上鲜艳的坟飘,敬献糕饼酒水,跪拜行礼,轻声问候长眠地下的亲人。所有仪式行完之后,看着整洁清爽的墓冢,心里平静了许多。

然后找一块平整的地方,一家人坐下来,喝茶饮酒,分享祭祀用过的糕饼水果,说说话,拉拉家常,讲讲生活中的喜乐忧苦。这是生者的对话,也是面向死者的倾诉,是生者与死者的心灵交汇。它可以慰藉心灵,消解思念之苦。

因为感应了此时勃勃的阳气,墓地一改平常的凄清而显出少有的清朗,人的心境也随之明朗起来。虽然也会流下思念的泪,但这泪哀而不伤。祭祀扫墓也就成了一种习惯的探望,一种精神的沟通,一种纯粹的牵挂,而没有伤心欲绝的悲痛。

清明,清静平和的想念。

一到清明,就可以去踏青了。

踏青,意即走在青葱秀丽的郊野,“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看看才刚萌发的草木,又谓之“探春”。“青”与“春”是清明时节勃发的生命力,“踏”与“探”是和自然对话的一种心情。温婉明丽的景象映入眼帘,清雅明洁的情绪便萌发于心了。

趁着风起,把风筝放上蓝天,看它在天空自在飘飞,正如地上人轻灵的梦,就让它飞得再高些吧!或者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送往天涯海角,带走病灾,祈求好运。

选一块地方,亲手栽上一棵小树苗,待春雨给它滋润,让它慢慢长大,长成春天永远的希望。

还可以荡秋千,站在踏板上,双手抓紧绳子,挺直身子,随着秋千往上飞,飞过树梢,挨近蓝天。风从耳际掠过,花影树影在眼前飞跑。呼喊、大笑,驱散漫漫寒冬郁积的寒气,放走抑郁的心情。

此时,人与自然最亲近。

清明,清澈明净的心情。

一到清明,就会想起杜牧的《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刘心武先生对这两句诗有特别的解读:“其中蕴含着一种温馨的人性,在‘行人’与‘牧童’的亲和之中,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

一个远游在外的人,走在清明时节纷纷的雨中,本因思亲、思乡而“欲断魂”,一次不经意的对话扭转了低沉的情绪。牧童天真无邪的一指,让画面转而变得清新明丽,如画如乐,情感也随之走出阴郁,走向脉脉温情。不管是问路的人还是指路的人都有一颗和善的心,流露出人与人之间最自然最原始的亲和,这样的善意可以触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那个柔软的地方。人都是向善的。

《清明》传诵千年,历久弥新。

清明,纯善亲和的人性。

一到清明,还会想起一个人。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重尔出亡之时,饥饿难当,几近晕厥,介子推到山沟里割下腿上的一块肉,同采摘的野菜一齐煮汤给重尔喝,重尔得救。重尔复国后,成为晋文公,众人邀功请赏,介子推却隐居绵山“不言禄”。晋文公求人心切放火烧山,却遭小人阴谋,介子推抱柳树而死,终不出。他用身体护住的一个树洞里留下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给晋文公的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从此常把血书放在身边鞭策自己,做到勤政清明,终于使晋国成为春秋霸主。老百姓为纪念介子推,每到清明便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称为“之推燕”。

且不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它是中国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社会理想,一定是真实的。政治中的君与臣皆心清目明,这是何等开明的社会!

清明,是中国人追求安定的不灭信念。

清明,政清人和的理想。

清明,从自然到社会,从心情到品格,一切皆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