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年,马谡失街亭,魏将张郃掩杀追赶。突然鼓声大作,似有千军万马,蜀将王平厉声呵斥:“张郃,你已中我家丞相之计!还不速速下马投降!”
张郃素知王平为人沉稳、用兵谨慎,必不弄险,见此情景不禁疑窦暗生,担心蜀军设下埋伏。他停马不前,派出小股斥侯前去刺探。
王平趁此机会,命令手下一边继续擂鼓虚张声势,疑惑魏军,一边招呼四散溃逃的街亭蜀军,徐徐而退。
就这样,王平收拾着马谡留下的烂摊子,一路收拢败兵,率领残部回见诸葛亮。
王平,字子均,益州巴西郡宕渠人。巴西郡地处益州北部,邻近汉中,诸多巴夷、賨(cóng)民等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因而,王平很可能是巴夷或賨民。
公元215年,汉中张鲁被曹操击败,逃至巴西,拉着巴夷首领“七姓夷王”朴胡、賨人首领“賨邑侯”杜濩一同归附曹操。
巴夷和賨民们跟随首领被曹操迁往关中一带,朴胡获封巴东太守、杜濩获封巴西太守,而王平也获封校尉之职,归入曹操麾下。
后来,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朴胡和杜濩先后被刘备击败,夏侯渊殒命定军山,曹军兵败如山倒,放弃汉中撤退。
而王平便在此战中被刘备俘虏并投降。刘备慧眼识珠,将声名不显的王平提拔为“牙门将”、“裨将军”。
王平得刘备殊遇,其故乡已为刘备领土,而曹操此前又强迁巴夷賨民,致使他们背井离乡、死伤无数。相较之下,王平心向刘备,甘愿为蜀汉卖命。
作为一名出身偏远、目不识丁、无依无靠的降将,王平在蜀汉总是谨言慎行、正襟危坐,有些自轻自贱。但其沉稳冷静的性格却赢得了刘备和诸葛亮的认可。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破格提拔参军马谡为北伐先锋,命令他驻守街亭。考虑到马谡未曾掌军,难以服众,诸葛亮特地让王平这名宿将辅佐马谡。
只可惜,马谡心高气傲,不仅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舍弃水源,安营山上,还对王平的多次劝谏充耳不闻。当张郃截断水源时,马谡调度失宜,举止失措,被魏军杀得大败而逃,导致诸葛亮精心筹备多年的北伐功败垂成。
幸亏王平临危不乱,用计骗过张郃,才使街亭守军不至于全军覆没,也为诸葛亮的大军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事后,诸葛亮诛杀了违抗军令还畏罪潜逃的马谡以及张休、李盛,褫夺了街亭守将黄袭等人的兵权,将私纵马谡、知情不报的丞相长史向朗罢官免职,将失利箕谷的镇东将军赵云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也自贬三等为右将军。
此次北伐损兵折将,众将或贬或杀,唯有王平表现出众,被诸葛亮拜为“丞相参军”接替马谡,进位“讨寇将军”,加封亭侯。
诸葛亮还将自己在南征后组建的精兵交予王平统领,号为“无当飞军”。无当飞军多由蛮夷组成,因而交由常与夷賨打交道并且治军严谨的王平最为妥当。
王平不负重托,充分发挥无当飞军擅长翻山越岭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山地战及防守战。
公元231年,诸葛亮出祁山,命令王平驻守南围,魏国司马懿则派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和张郃再次狭路相逢。
上一回王平兵少,靠着弄险,才得以逃脱,张郃中计后很是懊恼。这一回,张郃拼死猛攻,准备与王平一较高下,却不料王平手握精锐,据险顽抗,张郃只能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遗令杨仪、费祎等人安排大军撤退。然而,魏延不服杨仪,占据南谷口伏击。
关键时刻,又是王平临危授命,出阵迎敌。王平严于律己,不苟言笑。当他出现在魏延面前时,不怒自威,已令魏延部下畏惧三分。王平厉声呵斥:“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
如此威严,吓得魏延的士卒不敢向前,顿时作鸟兽散。魏延喝止不住,只能轻骑而逃,末了还是被斩首灭族。
王平因此被升为“后典军”,加封“安汉将军”,协助车骑将军、汉中太守吴懿镇守汉中;不久又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出任“汉中太守”。
王平自此开始坐镇汉中、防范曹魏,与坐镇永安、防范东吴的邓芝,坐镇南中、防范蛮夷的马忠,各保蜀汉一方,号为“平安三侯”,威名赫赫。
公元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步骑10万进攻汉中,前锋已至骆谷。当时汉中守兵不满3万,诸将大惊,认为应当放弃阳平关,收缩兵力固守,等待蒋琬的涪城蜀军支援。
时任“镇北大将军”的王平却不这么认为:“汉中距离涪城一千多里,敌军若得易守难攻的阳平,便难以击退。唯今之计,应当让刘敏等将占据兴势,我领兵为后援。魏军若进攻关隘,我便引军救援。届时就能将他们耗死,拖至涪城的援兵到来!这才是上上之策!”
众将有所犹豫,王平还是力排众议,按此计施行,果然将曹爽拒于兴势。待到蒋琬的涪城援军及费祎的成都援军赶到后,魏军被蜀军阻断归路,付出惨重的代价才得以撤退。
公元248年,王平卒于任上。他镇守汉中足足10年有余,未使曹魏染指汉中寸土;街亭之战对张郃、南围之战对张郃、南谷口之战对魏延、兴势之战对曹爽,4次以其沉稳力挽狂澜,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有如此表现,王平的“蜀汉名将”之称,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