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广大学者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认为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月崇拜。而中秋节的祭月习俗便是月崇拜的直接表现形式,关于祭月、拜月的习俗有一种说法。中秋节祭月活动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另一说法则认为其源自古代宗教习俗:就是指古代帝王在秋分的傍晚举行祭月的仪式”祭月的习俗也体现了人类对五谷丰登、长生不老、人畜兴旺的向往。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节日之一。
祭月习俗
目前,关于中秋节起源的问题众说纷坛,但广大学者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认为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月崇拜。而中秋节的祭月习俗便是月崇拜的直接表现形式。
关于祭月、拜月的习俗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习俗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农历八月中旬稻谷成熟,家家祭祀土地神,酬谢神的保佑,中秋节祭月活动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另一说法则认为其源自古代宗教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国语·周记上》就曾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神明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东汉郑玄注释说:“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由此可见,“夕月”就是指古代帝王在秋分的傍晚举行祭月的仪式。
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主宰万物生长,是生命力和生殖力的象征。因此,祭月的习俗也体现了人类对五谷丰登、长生不老、人畜兴旺的向往。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老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其中西王母作为不死灵药的拥有者,和偷取灵药的嫦娥都拥有不死的神性。《阳杂》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桂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长生与医疗的意义,桂树被砍后又愈合,生生不息;而吴刚同样拥有永恒生命,与前文所提到的西王母和嫦娥一样都体现出对生命永恒的执著,对追求长生的坚定信仰。祭月习俗中祈求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便是中秋祭月与月神崇拜在“不死”意蕴上相融合的产物。
就我国祭月崇拜的对象而言,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祭月的对象是作为星体且具有神性的“月”。另一种观点认为,祭月的对象是“月神”,“月神”有西王母说、蟾蜍说、常羲说。第三种观点综合了前两种说法,认为祭月体现了从星体崇拜到神人或神性动物崇拜的过程。以上三种观点均暗含祭月有生殖崇拜之意。古时,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将月亮的运行规律与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关系归结于月或月神具有控制万物繁殖的能力。出于生产活动和繁衍生息的需求,人们对其加以崇拜。至今,不少地区的中秋节俗仍保留了求偶、求子的相关活动。比如江南苏、杭地区的“走月亮”习俗,湘西、黔东乡的“偷月亮菜”风俗,湖北恩施的摸秋习俗,安徽一些地区舞草龙的习俗等等,都有求偶、求子或两者皆有的含义。
赏月习俗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最早见于魏晋时期,《晋书》卷九十二载:“谢尚书镇六,秋夜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红。”但赏月活动在此时尚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在中秋时节吟咏赏月也逐渐成为文人风尚。而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崛起,社会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赏月习俗也由文人雅趣转向世俗欢愉,从而推动中秋节更为大众化。
亲友团聚,吃月饼
中华民族存在尚圆心理。圆在中国文化中是团圆、和谐、美满的象征,是中国人大团圆心理的外在表现。中国古代作为宗法社会,个人的发展与家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国人自古就重视血亲联系。而中秋节作为一个承载着团圆意识的重大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从而加强了个人与家人的联系。
吃月饼是中秋节俗的重要内容。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月饼”一词,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到了明代,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
尾声
中秋节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国人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而中秋节俗则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当代社会,中秋节也已成为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建设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和精神来源,在促进家庭和睦、增加社会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