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姓氏文化:越姓

越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姓氏_姓越_姓的笔顺

越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国君主熊渠之子执疵,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

西周时期,楚国及整个南方没有为周朝所征服,相反,楚国的势力却一直在发展壮大。

楚国自第三代君主熊泽受周成王姬诵所封,立国于丹阳。传到熊泽的第四世孙熊渠时,周王室微弱,诸侯或不朝,或相伐。而熊渠在楚国政通人和,逐渐强大起来。之后,熊渠开始兴兵伐庸国(今湖北竹山一带)和杨粤族(散布在古扬州的越族),一直攻占到鄂地(今湖北)。

楚熊渠为国君时,将楚国势力一直扩展到长江南岸和中下游,创造了灿烂的南方文化,为以后楚国问鼎中原,雄据南方,成为五霸之一打下了基础。在开拓了大片领土之后,楚熊渠当时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并自己封王,再封其长子康为句王(今湖北江陵),次子红为鄂王(今湖北鄂城),三子执疵为越章王(今安徽间地)。

在楚熊渠逝世后,越章王执疵(楚熊延)发动了政变,弑杀了继位为楚王的次兄鄂王熊挚红代立为君,改名为熊延。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末期的公元前847年,楚熊延逝世,其子熊勇继位。

楚熊勇六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周人造反事件,周厉王仓皇出奔彘邑(今山西霍县)不敢回国。到了楚熊勇十年(公元前838年),楚熊勇逝世,其弟熊严继为楚王。

在楚熊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越章氏、越椒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越氏、章氏、椒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国语·贾逵注》上的记载,越氏出自夔姓和华姓,实际上是夏王朝王族的苗裔,夏帝少康的庶子被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自号为越国,他的后代以国为姓,望族出于晋阳。

远古时大禹治水有功,后成为禹王。在史籍《吴越春秋》中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大越茅山。禹王逝世后,他的儿子启不经“四岳”选举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开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四岳”选举的禅让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夏王朝传了五代到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在《会稽记》中记载:“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

少康将庶子姒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姒无余的后人建立了越国。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就这样在浙江缓慢地繁衍了二千多年,历经商、周两朝,直至传到越王允常时,从周敬王姬丐十年(公元前510年)开始不断与吴国发生征战,相互攻伐,此时已是春秋晚期了。

越王允常逝世后,吴王阖闾在周敬王二十四年(越王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兴兵伐越,越王句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采用自杀的战术,败吴军于檇李(今浙江桐乡),阖闾被越军用箭射伤。阖闾伤重逝世后,吴王夫差立志报仇。

周敬王二十六年(越王勾践三年,吴王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听说吴王日夜操练士兵,准备报复越国的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军未发兵前去攻打吴国。大夫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抢先打是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勾践却依仗自己曾击败国吴国而大咧咧地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

吴王夫差听到消息后,立即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地区)大败越军。越王残败后只聚拢到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夫差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再败越王勾践,并把他围困在会稽山上,句践始有会稽之耻。

越国被吴王夫差灭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雪耻复国,最终于在周元王姬仁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又乘机称霸诸侯,把越国的领地扩展到整个今江苏、浙江两省以及山东省南部的广大地区。

战国晚期的周显王姬扁十四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五年,越王无疆八年,公元前355年),楚宣王乘越国内乱的时候出兵,将越国灭亡,设越国故地为江东郡,并将越王无疆及其王族后裔分散于赣边和今岭南地区,分而治之。

越国灭亡后,其公族子孙中即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越氏,世代相传至今。

越氏族人大多尊奉大禹(姒文命)、姒勾践、姒无疆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中有越勒氏、越强氏、越质氏、越质诘氏等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越勒氏、越强氏、越质氏、越质诘氏等部落中有改为汉字单姓为越氏者,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萨日塔兀勒氏,亦称萨日塔乌拉氏,源出巴尔虎部。

巴尔虎蒙古部的历史比乞颜蒙古部更加久远,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一直到元朝时期始归入蒙古。

巴尔虎部最早在拜哈勒湖(白湖,今贝加尔湖)东北部的巴尔虎真河一带(今俄罗斯巴尔古津河),主要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按蒙古族人以山河湖泉及游牧驻地名称命族名的习惯,他们便被称为“巴尔虎”了。后来,巴尔虎蒙古族人随着不断迁徙,分散到贝加尔湖东部和南部。

在明朝时期,巴尔虎部从拜哈勒湖流域开始向南迁徙。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雍正皇帝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在内的士兵及家属三千七百九十六人编入蒙古八旗,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防俄国人侵扰。其中二百七十五名巴尔虎蒙古族人便驻牧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境内。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雍正皇帝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蒙古八旗的两千四百余名巴尔虎蒙古族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周边,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

清雍正末期~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巴尔虎部族人普遍迁至大兴安岭以西的大草原上游牧,即呼伦贝尔草原,一部分巴尔虎蒙古族人被编入蒙古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国)诸部的属部。

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族人,便称在清雍正十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族人”之意;清雍正十二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族人”之意。

萨日塔兀勒氏部落即巴尔虎部的一个氏族部落,到了清朝中叶以后,萨日塔兀勒氏开始多冠汉姓为越氏、岳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锡伯族高越罗氏,在清朝早期归入索伦部,后改编入满州八旗。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高越罗氏部落被以“披甲”名义(即征兵)征调到新疆戍边。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越氏、高氏、罗氏等。

得姓始祖

夏禹、姒无余、姒勾践、姒无疆。

迁徙分布

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六位门阀。

今湖南省的花垣县,重庆市的涪陵区、巴南区,四川省的邻水县,山西省的忻州市,湖北省的武汉市、荆州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农安县,河南省的商丘市民权县,黑龙江省的梅里斯市,广东省的广州市等地,均有越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