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读思笔记六十:说“反骨”——我和魏延共有的“特长”

说“反骨”——我和魏延共有的“特长”

引子

以前读《三国演义》,记得孔明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常欲杀之,但是因为刘备求情加上爱才便没有杀他,果不其然,等孔明归天之后,魏延果然谋反,于是这句“魏延脑后有反骨”便被无数人记住了,我就是其中之一。以理性来看,这个故事多半为虚构,以骨相来看一个人的性格也不甚靠谱,但是终究代表了一种观念:脑后有反骨的不是好人,是奸臣、谋逆背叛之徒。那么这个反骨究竟是哪一块骨头呢?

(94版《三国演义》之魏延)

反骨在何处?

我一直不知道所谓“反骨”是那块骨头,直到某天我学习了人骨的知识,才知道枕骨上有块突出的部位叫做“枕外隆突”,遂摸了摸我脑后的他,似乎是平坦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我想这大概就是脑后的“反骨”吧。

那么所谓“反骨”到底在哪里呢?网上流传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有人说反骨是“脑后见腮”,所谓的“脑后见腮”指的下颌骨相对扩张横出,甚至骨角明显。也就是从背后看能明显看得见锐角,这就是脑后见腮,或者称为,反过来看也见骨。这种下颌角转折分明的情况多为男性,但是外扩如此者确实不多,在此我想到这种明显的下颌骨特征确实能够看出来,但是却不是在“脑后”,似乎不甚通。

其二,顶骨平伏起,骨象学认为“顶骨,俗称天灵盖,位于整个头骨的最上方。这个位置所包含的大脑功能正是负责人类思维管理的脑部区域。所以,顶骨隆起而无尖角之人,必福星高照,个性正直中正,思维敏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事业上百折不挠,易早发。”这似乎不值得信任,与之相对的是“顶骨尖露,则其人个性往往偏激,骄傲自大,顽固执拗,智慧道德不佳且刑克父母”,前一种现象我没见过,而这种顶固较尖的却见过一些,我的一位习惯理极短的短发的老师就是如此,我也有点,看起来有点像“矢状脊”(现代人没有),只是似乎与此类说词不甚一致。又,“顶骨凹陷者,在现代优生优育的环境下很少出现,这样的人一般智慧不足,脑部发育不良,神经衰弱,性格懦弱,刑克父母且自身促寿。”,这里我便想起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句“生而首上圩顶”,也就是说孔子头上有坑,这似乎有很大矛盾,骨象怎么能和圣人矛盾呢?或许是当时没注意到这个吧,又或许是当时的观念不同,总不会是写实的吧?魏延要有多突起的顶骨才能在厚厚的头发覆盖之下还能被看得出来啊?

(枕外隆突:最上边的突出部位)

其三,枕骨隆起,位置如同风水的靠山位,主管祖荫、贵人、老年运一样,枕骨饱满隆起而有肉者,祖荫必厚,可得家庭助力,自身身体状况良好,老年运佳且高寿。大贵之人后枕骨必然饱满,没有陡如峭壁或凹陷者。这个似乎是枕外隆突的广大版,如果很突出想必能看得见吧。

魏延的反骨

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是极大的冤枉,《三国志》中没有说过,从实际的行动来看也不当有,倒是与他相争的杨仪脑后当有反骨才对。而在演义中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说他翻覆,却不甚有道理,估计是要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同时也能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主人公诸葛亮身上的光环吧。

(10版《三国》之魏延)

那么到底什么是反骨?个人认为还是枕外隆突,只是诸葛亮透过厚厚的头发如何能看到这“反骨”呢?其实但也很简单:鲁迅曰:孔明之智近乎妖。他这么聪明,天意都能看见,何况是最表面的人骨呢!

反骨——从有形到无形

古相书《神相全编》中记载有枕骨的三十三种相,多为善相,其中并没有没有“反骨”的记载。在罗贯中之前也没有反骨之说法,可见罗贯中是第一个将其书于文字的人。在此之后此种说法广为流传,反骨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叛逆的象征,说某人有反骨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容易叛变,对事业、君主、国家不忠,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团体来说他也会成为叛逆者,不应该录用,即使用了也不应当委以重任。

后来也有所演变延伸,如《太平天国·天父下凡诏书》中说“今有周锡能反骨偏心,串同妖人回朝,内应谋反”,又李秀成道“竟不意尔乃反骨之人”,这时的反骨似乎已经不甚为“脑后”所拘束二演变为一种不忠的代名词,上升到了无形阶段。

而今,“反骨”又有了新的内涵,指那些离经叛道或者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人,对那些不同以往的艺术家和成功人士也偶尔说他们有“反骨”,甚至有传说说李世民、马云脑后有反骨,又有人生成别人“一身反骨”,这里的反骨却也不是某一块骨头,而是一种品质了,遂有了“反骨精神”一词,形容那些与众不同敢于突破世俗屏障之人,而这里的反骨当然当理解成无形的反骨,如同人的小尾巴了。到此,这个词语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5月11日

于西安马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