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十二生肖 辰龙

生肖,又称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生肖文化不仅是一种生动形象的纪年方法,更因其富有天文学和图腾崇拜因素,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民俗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肖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融入了时代元素,赋予新的含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使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生肖文化的民俗特征,特开设十二生肖专栏,每月一期,本月刊发的是辰龙。

二月二龙抬头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生肖之龙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二者相结合便形成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是中国传统的春龙节,又称“青龙节”“中和节”,是古代农业社会中祈求丰年的重要节日。二月初二一般总处在惊蛰和春分之间,俗信兴云布雨的龙在惊蛰苏醒,至二月二日抬头,到春分登天。早春时节有无雨水,关系到年成,所以龙是否按时抬头登天布雨,自然是人们高度重视的大事。

确认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最早见于明人记载,其中还包括了龙抬头这天的各种民间习俗活动。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云:“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云:“二月二日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明人刘若愚《酌中志》亦云:“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

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男子剃龙头。在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也是这一原因,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他时间的剃头。

祈盼龙抬头下春雨、龙出而百虫蛰伏、吃龙食、剃龙头等一系列与二月二龙抬头日有关的习俗,都反映了人们引龙播雨、祈求丰收、祈福纳吉的美好祝愿。

“辰龙”之说及朝阳的“龙缘”

十二生肖里的12种动物分别为十二地支形象代表。而这12种动物中,唯有“龙”是现实生活始终未发现的。那么,“龙”为什么会被列为十二生肖中第五位的“辰龙”呢?

根据相关资料,这里先简要(因说法繁杂)说一下较为普遍的一种“龙”的起源传说(只做交流)。据传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的伏羲大帝为人首蛇身(传说中的女娲亦是),而伏羲又是黄帝(轩辕氏)的长辈,因此黄帝时期便以“蛇”(亦有说熊)为图腾,后在征服其他各大部落中,将每个部落动物图腾中较为有特点的部位,依次添加到蛇图腾上,最终形成了角似鹿、头似驼(一说似马)、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传说中的一种海怪)、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一个全新的动物。《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说,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缘何称之为“龙”,有资料对此称:伏羲氏是迄今所知最早拥有并传播龙文化的部族,因此黄帝便将这种动物称之为“龙”,以此图腾号令天下传承文明,并逐渐演变成最高权贵、吉祥的象征,如今更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象征。由此,古人将“龙”列入12生肖中,可能也是一种膜拜和尊崇所致。

自“龙”出现以后,人们都认为“龙”代表着腾雾行水。而十二地支中的辰时,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龙与辰相对,因此为“辰龙”。还有一说就是明代学者郎瑛在其所著《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龙、虎、猴、狗、马、鼠(后足)的足趾均为奇数,占据属阳的六地支,其中龙排第五,对应的地支为辰,所以称为辰龙。

可以说,自上古至今,龙文化在华夏大地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庶民群体都对其顶礼膜拜,尊崇有加,经常将“龙”冠名于山、城、水上,以祈福护佑。其中朝阳与“龙”结缘的“龙城”便是如此。史料记载,汉朝时期朝阳名为“柳城”(今柳城街道袁台子区域);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燕王慕容皝于公元341年在柳城之北建筑宗庙宫阙,改柳城为“龙城县”(《晋书·慕容皝载记》),成为三燕古都。而如今的凤凰山当时被称为“龙山”,慕容皝在此还修建了“龙翔佛寺”。关于“龙山”的来历还有一个典故,清代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说:(燕慕容皝时,有黑白二龙斗于此)“皝率僚属观之,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戏解角而去,因名。其宫曰和龙,以柳城为和龙城,山亦曰龙山。”当然也有学者存疑,认为“龙山”之名更早于慕容皝之前,是慕容皝发现“显灵”后,以“龙山”之名,将柳城改为“龙城”。种种说法这里不做论考,但却说明了朝阳与“龙”的渊源确实深远。

而在佛教与神话传说中,朝阳也与“龙”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我市在修缮北塔期间,在地宫发现一个石函,外壁环刻人物。有资料描述说:函盖刻有《心经》,函体四面外壁刻饰一组“那吒指挥夜叉部众追杀兴风作浪的龙王”图,那吒右旁边刻有“大圣郍吒太子”字迹。后经专家鉴定,该石刻为《那吒追杀龙王和修吉图》,是国内所见最早关于哪吒与龙作战的文物。

总归而言,无论传说抑或史实,朝阳的“龙文化”确实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尤其“龙城”之名已深刻在生活于这片土地的祖祖辈辈的人们心里。至今我市众多文人墨客仍常以“龙城”抒怀家乡,认为“龙城”之名更能代表、体现朝阳古今文化,更蕴含悠悠乡愁!

生肖龙的象征意义

龙是十二生肖之中唯一虚拟出来的形象,是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古老信仰的体现。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生肖龙在人们的观念中早已脱离了自然动物的属性,而成为了一种具有人文属性的动物形象,在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的龙形象是古人对于龙的存在形态的理想化、神秘化描述。它是集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的形象,在现实中是不曾存在过的。这种龙的形象是先民们用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人性化的“动物”,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千百年来,龙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之中,成为全体炎黄子孙的精神归依和感情纽带。华夏儿女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世界上的友好人士都是以“东方巨龙”来指称中国,龙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代表着吉祥如意、和谐长久,代表着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代表着团结一致、生生不息。总之,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龙的象征意义也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显得日益成熟和饱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生肖龙文化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皇权的象征

由于对龙的形象不断神化,到了封建社会尤其在汉代以后,“龙”特别是“黄龙”已经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专有名词,成为帝王与王权的象征,与龙有关的各种称呼也都应时而现:皇帝的容貌称“龙颜”,身体称“龙体”;皇帝的衣服称“龙袍”,座位称“龙椅”,卧床称“龙榻”,车辇称“龙辇”;皇帝即位登基称“龙飞”,行走称“龙行虎步”,就连皇帝去世都称“龙驭宾天”。总之,凡是与皇帝相关的一切事物都与龙扯上了关系。统治者也常常利用龙在华夏民族中的地位与威望来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帝王们常常宣称自己是“神龙在世”,是“真龙天子”,以此来博取人们的信任和支持。

成功的象征

似乎在中华儿女的生命意识里,龙向来就是“荣誉”“成功”和“杰出”的象征。“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人中之龙”。还有人特意以“龙”为号,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便自号“卧龙先生”,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龙门”被誉为通向富贵之门,因此中举又称“跳龙门”,而不中则叫“龙头点额”或“暴腮龙门”,白居易诗《醉别陈秀才》中有“五度龙门点额回”一句。

小链接

龙的等级

在中国人的信仰中,龙是分等级的。三爪龙是最低等的,爪数越多越稀有珍贵。中国龙是“水界之神”,《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最尊贵的莫过于四海之主的四龙王。四海龙王分别为:东海青龙王、南海红龙王、西海白龙王以及北海黑龙王,并各自拥有不同的属性,各司其职,各为其能。

鲤鱼跃龙门

龙门本是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一带交界处的地名,黄河流经此处时,两岸峭壁对峙,犹如门户。相传这里原名为龙关,山的一半在河东,一半在河西,像控制河水的两扇大门,龙关由此又称“龙门”。黄河在龙门一带的落差较大,水流湍急,直泻而下,龙门以下的鱼类,要想游向黄河上游,很难过龙门这一关。但是每年暮春时节,仍有各个江河湖海里的鲤鱼蜂拥而至,逆流而上。据说鲤鱼越过龙门后,会有云雨相随,天火烧去鲤鱼的尾巴,鲤鱼就会变成龙,而没有跃过龙门的仍然是鱼的样子。“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龙和鱼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

“龙喝水”的说法及习俗

雨过天晴之后,天空中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古人以为这是龙在喝水。古人想象,龙因为下雨而把身上贮存的水耗尽了,因此必须把头伸到河里以补充失去的水。旧时广西侗族、傈僳族及吴越地区的人们认为,龙在喝水(即彩虹出现)时不能指指点点,否则手就会变形或断掉。另外,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双龙首玉璜、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双首虹霓纹、河南唐河县出土的西汉“龙形虹图”等,都是身如弓、两端为龙头的形象,形状与甲骨文中的“虹”字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