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图,亦称“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大横(衡)图”。北宋邵雍先天象数易学图式。图见朱熹《周易本义》。此图在太极之上共有六个层次,一变为二。为两仪层次;二变为四,为四象层次;三变为八,为八卦层次;四变为十六为十六卦层次;五变为三十二,为三十二卦层次;六变为六十四,为六十四卦层次。“遵循加一倍法”或“一分为二法”、“四分法”把奇偶二数的演变置于第一位,是对先天八卦的推衍扩展。邵雍《观物外篇》:“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爻于阴,阴爻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也。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阴阳分而生两仪,两仪交而生四象,四象交而生八卦,八卦交而生万物。故两仪生天地之类,四象定天地之体。四象生日月之类,八卦定日月之体。八卦生万物之类,重卦定万物之体。类者生之序也,体者象之交也。推类者必本乎生,观体者必由乎象。生则未来而逆推,象则既成而顺观。是故日月一类也,同出而异处也,异处而同象也。推此以往、物焉逃哉!”朱熹解释:“此图即其所谓因而重之者也,故下三屈即前图之八卦。上三画则各以其序重之而下卦因亦各衍而为八也,若逐爻渐生,则邵之所谓八分为十六,十六为三十二,三十二分六十四者。尤见法象自然之妙也。”由乾一至坤八的八卦本位,分阴分阳,生出六十四卦。旧卦生于复,而极于乾;阴卦生于姤,而极于坤。一顺一逆,一奇一偶,黑白相间,阴阳循环,邵雍以此次序解择六十四卦数和卦象的形成,并以此解释《周易•系辞》“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一节。着眼于数的变化,强调一、二、四、八的重要性,创立以数解易的流派。此卦序还用以说明世界形成的过程,具有世界观和宇宙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