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古代以干支纪时,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和丑时。

寅时俗称平旦,相当于今天的3~5点;卯时俗称日出,相当于今天的5~7点;辰时俗称食时,相当于今天的7~9点;巳时俗称隅中,相当于今天的9~11点;午时俗称日中,相当于今天的11~13点;

未时俗称日昳,相当于今天的13~15点;申时俗称晡时,相当于今天的15~17点;酉时俗称日入,相当于今天的17~19点;戌时俗称黄昏,相当于今天的19~21点;亥时俗称人定,相当于今天的21~23点;

子时俗称夜半,相当于今天的23~1点;丑时俗称鸡鸣,相当于今天的1~3点。为了进一步精确时间,古人又在十二时辰中分刻。那么每个时辰分为几刻呢?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遍查网络,十二时辰之每个时辰到底分几刻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都与笔者的认识不一致。网络之说,这里不再罗列。笔者认为,古人是把十二时辰中的每个时辰又划分为五刻,每刻相当于今天的24分钟。理由如下: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过去处决犯人是在秋后某日的午时三刻,而午时三刻公认是指阳气最盛,日影最短的一段时间内,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中午12时左右,这是大家公认的。

在午时三刻阳气最盛时处决死刑犯,据说是为了让犯人的阴魂尽快消散,不至于怨恨之气郁结成势,以图报复为害。

我们知道,午正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中午12时整,而午正是在午时的正中,那么午时三刻也就应该是午时的中间刻度,也就可以判断整个午时共分五刻了。

这样算来,午初从11时起,11时整就是午时一刻的开始,到11时24分就是午时二刻了,再到11时48分开始就是午时三刻了,而到12时12分就进入了午时四刻,到12时36分就进入了午时五刻,到13时整时午时五刻结束,就进入了未时。

午时三刻一到,这时阳气最盛而日影稍偏西,这时处决死刑犯,实际是给犯人稍留一点积阴的余地,并指示其向西天归去,所谓“一命归西”。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也许有人会质疑,午正12点不一定在午时三刻的最中间,或许午正12点是午时三刻的结束点,那样一个时辰就可分为6刻了。

那么我们就再考察一下子时(夜半之时),看看夜半这个时辰到底是分为5刻还是6刻呢?古代夜半是要按时刻报更的,故把夜半某刻又称为夜半某更。

我们最常闻的就是夜半三更这个词,因为这个时刻是阴气最重,人们都在沉睡的时候。

我们也常听闻“五更”的说法,比如杜甫的《阁夜》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再如唐代李商隐 诗《蝉》云:“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还有李清照词《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古诗词中多有“三更”、“五更”的描述,却从来没有“六更”的说法,这就说明夜半这个时辰也是共分为五个时刻。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不信的话再看看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里的“鸡”就是指“鸡鸣”这个时辰以及这个时辰的鸡鸣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男儿刻苦读书,常是还在夜深人静之时就起来了。夜半三更正是人们熟睡之时,读书人的书房里却已经开始亮起了灯火,一直读到过了五更天,外面的鸡才开始打鸣。

真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既然五更结束就已经到了鸡鸣之时,说明不存在“六更”的情况,那么也就说明夜半这个时辰共分为五个时刻,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五个时刻,那么这样算来,一天就是共有六十个时刻了。

然而许多古籍却记载,以漏计时共有百刻,《礼记》中记载了一个官职,叫“挈壶氏”。根据古籍的记载,挈壶氏就是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

《说文》记载:“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原来配合干支纪时的分刻制和漏壶纪时的分刻制是不一样的,最起码目的就不一样。干支纪时是由历法规定的,配合干支纪时的分刻制是为了更加详细精确地表达干支之时。

漏壶纪时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纪时的手段,并不是历法的规定,配合漏壶纪时的分刻制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季节昼夜的长短,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漏壶刻漏的标记有一百个,按照季节的不同,昼夜所占的刻度数就不同。在夏至的时候,昼长夜短,白天占60个刻度,晚上占40个刻度。

到了冬至的时候,昼短夜长,白天占40个刻度,晚上占60个刻度。那么春分、秋分时,昼夜均等,故各占50个刻度。

古时候的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古代都是用什么计时的)

汉蔡邕撰《独断》记:“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不同的季节,昼夜长短不同。干支纪时以春分、秋分之时为标准分昼夜,不考虑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差异。

为了精确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古人便以漏壶纪之,以分昼夜。汉代,夜漏尽则天明,故击鼓以示新的一天开始,催人奋进;昼漏尽则夜临,故鸣金以示一天已结束,教人休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天道也。古人在以漏壶分昼夜的同时,并未抛弃干支纪时,而是仍以干支纪时为基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寒山寺的钟声大概就是夜半三更的报时声吧诗人因愁苦而不能入眠的时间正是这夜半三更本该熟睡的时候。

子正12点整,正是这夜半三更的正中时间。综上可断,三刻在中,前后各二,一个时辰分为五刻,当是古人时辰分刻的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