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宋)晏殊 《破阵子·春景》
2020年04月04日 星期六 (庚子年(鼠年)三月十二,清明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大有来头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又被称为民族扫墓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那时候,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五个的节气,后因为是寒食节的最后一日,增添祭祖和扫墓习俗,被定为清明节,成了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关于清明扫墓的习俗,明朝古籍《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加之清明处于寒食节期间,民间禁火扫墓的习俗,寒冷的天气只吃凉的(冷食),为防伤身,便出门踏青、插柳、斗鸡等,清明节便又增加了户外活动的习俗。
这个清明不一样
但今年的清明,却有点不一样:不提倡聚集性祭扫、祭扫需提前预约、每个墓穴每天入园祭扫人员不超过3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节祭扫更注重线上追思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到墓地扫墓,最近感觉运势不佳、身体有病痛、神思虚弱,面色不佳、孕妇、年龄过小的儿童、个人生肖与清明节当天的五行对冲的人等,一般不适宜参与清明扫墓活动。并且建议有以上特点的朋友,在清明前后,贴身佩戴黑曜石辟邪开运物,来稳固自身磁场,让孝顺的你能得到福报。
往年,清明小长假大家会趁着祭祀先人的时机,出门踏青,感受自然。今年提倡线上追思,那么在遵守规定,不给社会添麻烦的同时,大家不妨用时令小食来应节气,和家人一起动手,试试以下这些传统清明美食:
1、青团
青团可谓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网红小食之一,咸蛋黄青团、巧克力青团、榴莲青团等,掀起了一股长盛不衰的青团热潮。用艾草汁、糯米粉做成碧绿糕团,馅料丰盛,口感软糯香甜。是江南一带清明节必吃的小食,越来越多其它地区的人们也被青团吸引。注意,青团虽好,但不易消化,不宜一次吃太多哦。
2、馓子
馓子也是清明一大特色美食,馓子又称食馓、寒具,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3、清明螺
清明螺是一种田螺、螺蛳,在清明左右最为肥美,口感最佳,因此得名。“三月田螺满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
4、春笋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特别鲜嫩味美,因而被誉为春天的“菜王”,李商隐笔下就有“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的描述。追溯至唐朝,据说唐太宗就很喜欢吃笋,每逢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大品“笋宴”,并以笋来象征国事昌盛,比喻大唐天下人材辈出,犹如“雨后春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