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也喜欢听中医的反话。听取别的医家行业内外的人如何评说尤其重要,你说汉唐印刷没有普及大家为了省纸张那可以理解!徐先生的牛在于自学成才、不拘窠臼、品节高远、启迪后学。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大家,其中《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非博览群书的大家不能手笔;现代有黄煌《中医十大类方》、许家栋方阵理论等等。
我初学中医,喜欢看医案。初进门,什么都是神奇,喜欢看大医家力挽狂澜,喜欢看神奇的起死回生,喜欢看神秘的“不可说”,尤喜看经方大家。那会儿少年心性,心里藏着一个英雄梦。所以后面我看书,基本沿着经方的路子。
但是我也喜欢听中医的反话,或者说评语。为什么喜欢听反话,因为刚入行,没有分辨能力,好的要听,坏的也要听;神奇的要听,批评的话更要听。在没有辨识能力的情况下,听取别的医家行业内外的人如何评说尤其重要。
另外,我是个受过当代通识教育的人,讲理归讲理,但是要具有基本的逻辑,否则就是诡辩。
不知道大家奇不奇怪,中医医案里面记录的都是治好的医案,哪怕是误案,最后也都治好了,没有失败的记载,真是奇怪了!你说汉唐印刷没有普及大家为了省纸张那可以理解,明清印刷术那么普及,为何这一类的还是绝少?难道前人治病,尽皆百发百中?
所以在(中医)全行业内都说好的情况下,反话坏话,更要听,而且要伸直了耳朵来听。
读明清医书,我最喜读徐大椿。不是别的医家不牛,像温病四大家等,都是做出了贡献的医家,学中医的都知道。
徐先生的牛在于自学成才、不拘窠臼、品节高远、启迪后学。先生“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慎疾刍言》等,均能一扫成见,另树一帜,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大家。又著《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类方》等”(引自百度)
其中《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非博览群书的大家不能手笔;又如《伤寒类方》承宋朝朱肱《活人书》余论,首开伤寒类方之先河,近人承之有民国左季云等先人,现代有黄煌《中医十大类方》、许家栋方阵理论等等,都是顺承先生的余绪。
除了这些,最让人看得上眼的其实是《徐评临证指南医案》《医贯砭》《徐评外科正宗》等。
古人喜讳,为人避短。品评他人的著作,而且还是当时在世的著名医家叶天士,还是长者前辈,所顶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完全可以恭维,打打哈哈,装模作样给对方戴上高帽,还可以顺便攀攀交情,争取前辈提携云云,完全可以不必如此针对。抨击行业巨擘,挑战行业潜规则,轻者流言蜚语声名不保,重者吃饭的家伙都是保不住的。看看最近张煜医生事件,再看看更早的叶义言等。
为其如此,更能彰显品节高尚。反观当代主流中医界毫无反思,仍然沉溺在旧有的阴阳五行理论上面,避讳不足,蝇营狗苟。
近人之中独喜柴中元老先生。
柴先生著有《老医说医2:外感指迷》,有“评吴鞠通论诸温大纲之五失”“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病”“对叶、吴温病学说若干问题的看法”等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明清温病理论被主流论调定义之后,徒子徒孙写书鲜有明确判语者,看教材对于吴氏温病用桂枝之误,“不妥”“欠确切”“非议”等词轻描淡写,毫无反思错误之态,最后结语“把以上诸家之注结合起来”,结语骑墙,废话带过,于后学何益?
《温病条辨》温病初起用“桂枝汤”条文
后代编教材主流医家按语
所以,想要对于明清温病想要有一个更完整认知的,很多反话,值得一听。大家不妨找来看看。
听反话的集大成之作,当属王庶先生在公众号连载的《灵素之问》系列。另外先生著有《伤寒论临证六要素》。
王庶先生把整个中医阴阳五行的渊源从先秦至唐宋,一一翻了个底朝天,阴阳五行理论的漏洞、改替一一托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以现代理科通识的形式把中医内治法的建模形式表述出来,完全公开。
当今能把中医内治体系如此清晰透彻表达出来的,屈指可数!
阴阳作为分类系统,同时又充当基元,还可以广泛指代其他,容易引起指代不清、模糊表述、随意联系,效率极其低下。
五行理论,水能生火,火能生水,水能克火,火能克水,所谓生克制侮,完全就是骑墙理论,就是为了正着反着都能解释得通,完全不具备唯一性!
中医诸多概念,如“瘀”、“毒”、“邪”都没有严格定义,如何能够进行演绎?
被大家广为流传的“学院派培养不出能会看病的中医人”“高手在民间”“中医西化”等荒谬论调,阴阳五行理论首当其咎!有多少中医人钻进这个死循环,还一辈子感叹阴阳五行的伟大!
这理论上的漏洞,讲阴阳五行的中医人是至死都不愿意承认的!
因此,“医者,意也”变成了“医者,臆也”,中医人的理论说服不了同行,说服不了客户,疗效低下,偶尔的幸中便沾沾自喜!近来新冠肆虐,中医人屡有建功,某些人便浑然不顾体面,不顾底层医学原理,倡导中医是“新冠的克星”等违反常理的论调!众所周知,新冠防疫,未感染者,疫苗为先;已发病者,中药内调扶正祛邪,这是公认常识,何独“中医是“新冠的克星””这一论调?再说了,现代治病,哪里能脱离西医的医疗设备和常识,君不见防疫穿的隔离衣,这些理念是中医独有?
当下的中医,弥漫的只有信仰,万千信众,毫无理性可言!
中国人有跪拜先人的传统。但跪拜不是迷信,更多的是感恩,感念先人为我们披荆斩棘给后人打下了基础,让我们能在未来更好地迭代,有更多美好的创造。
然而,二千年了,中医人一直在追赶先辈医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超越?是万万不可及的!
为什么不可及?因为早已献出了膝盖,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