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等经典取名浅探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有这种说法,男诗经女楚辞,或者男楚辞女诗经,乃至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总之命名总要引经据典,而这个经典总在先秦经典范畴,以十三经为多。 笔者很久之前就听到这种说法,当时也感到很新奇,刻意查证之,确实前人以诗经楚辞论语周易命名的占一定比例。 比如周邦彦,骆宾王,钱谦益,朱九思,吕九如,胡克家,戴望舒,周信芳,南怀瑾,等等可以列一本书。 之所以如此,笔者试做分析。
首先是~先秦经典,特别是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古代读书人最熟悉的文字载体。
大家知道,从汉代立经学博士,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儒家经典就为士子广泛深入学习。最初是公羊谷梁,论语,诗经,周易,孝经之类,孟子还没有这么高地位。 而公羊谷梁不像诗经,文学性不强,偏重义理。 周易与论语,除了都是儒家的“经”之外,且都有篇幅比较短小,容易记诵,且寓意美好,文学性鲜明的特点。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嚖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因此诗经被格外重视,乃至于用于名字之中是合乎情理的。其次诗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据三国吴人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统计,全《诗经》所涉及的动植物共有150种,其中草类52种,木类36种,鸟类23种,兽类9种,虫类20种,鱼类10种。后来清代学者徐雪樵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诗经》所载的动植物总数共计355种。(引自《美育学刊》2016第2期,作者王柯平)黄鸟、鹊、雀、燕、雁、流离、荇、葛、卷耳、苜、蘩、蕨、薇、藻、茅、葭、蓬、瓠、葑、菲、荼、荠、苓、茨、唐、麦、绿、竹、瓠、芄兰、草、桃、楚、甘棠、梅、唐棣、李、棘、榛、栗、椅、桐、梓、漆、桑、桧、松、柏、翟、杜、木瓜、杞、檀、舜、柳、等等。。。 而周易,论语以其特有的特点也被纳入取名传统中。
其次,看看楚辞这部作品。
楚辞的一大特点“香草美人”为大家熟知,香草美人当然不单单是摹状而已,实质上是寄托一种对君王忠诚之思,这种传统,古诗文中乃是常见。
汉·王逸《离骚序》有:“《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灵修善于美人,以譬于君。‘’ 故楚辞中特有之器物,美好之词汇,遂被赋予特有之意象,(关于这些词汇之名字,百度中很多)如~佩兰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九歌·云中君》
木樨(桂树)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楚辞·九思·守志》 菊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辞·离骚》
扶桑(朱瑾)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楚辞·离骚》
荪(菖蒲)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楚辞·九歌·少司命》
橘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楚辞·九章·橘颂》
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
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 怀瑾。
《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这里不再举例(百度资料之借鉴,基本上是常识) 因此,楚辞似乎如同《诗经》是一个美好词汇之宝库,用之不竭。。。
再说中国人有慕古之传统,《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中国文人的祖师爷---孔夫子,就是慕古,好古之人,述而不作即是其为文原则之一。
而命名则也是一种文艺创作,因此遵循“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之原则,引经据典也是很正常的,试看从两汉到近代的,大量诗词古文,其重要修辞手法之一就是“用典” 这里提几个人~南北朝时期的“任昉”“庾信”唐代“杜甫”“李商隐”其诗文基本上字字用典了。
虽然难免堆砌,但是能体现出“用典”之重要传统。 于是乎,名字用典化用亦因此几千年不衰,具体用典手法,可参考拙著《桃花扇底旧姓名》
第四 接受与模仿。 当诗经楚辞论语,周易起名成为一种传统,于是渐渐被广泛接受,而《诗经》《楚辞》《周易》《论语》等等经典,原文本往往不被重视,而直接出现了对其既有之名字,模仿的现象。 如今网络化时代,通过百度就能得到很多诸如《诗经,楚辞取名》《周易起名》之类的文章。于是似乎这种传统得到了继承,实际上只是接受,而不是创作了。
第五 传统文化被认可后的文化自觉 前面说到,从秦汉之后的漫长君主专制时代,由于先秦经典的特殊性,导致姓名文化尊崇经典,长盛不衰。
这种情况,一直到近现代才有变化,这要追溯中国近现代之历史,自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列强既大,打开中国国门,中国文化之反思,否定,以及重新被肯定,在百年内对知识分子冲击巨大!
五四运动只是在部分知识分子阶层中作用,而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底层,依旧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对本国既有文化冲击最大的时期,乃是民国于大陆鼎革后,破四旧,文@@革等等。。。这一系列运动,其影响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
可以说从1949-1999接近50年,中国社会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中国知识分子从此再未以传统文化为重要知识结构组成。 因此,除了少数相关专业人士外,这几十年出生之国人多不具备传统文化素养。 故而,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取名传统,也就终结了。
然而,2000-2017这十几年,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本届政府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复兴,才有了取名文化重续传统的现象。 (关于这种现象,笔者有专文论述)故而 楚辞,诗经取名,一则与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具有浓厚政治性,口号式的名字大不相同。
二则具有美好内涵,乃至于音韵美,修辞美感。 这些对这些于传统文化隔膜至深的宝宝家长来说,无疑是新鲜的,有魅力的!且充满家国情怀,民族自信!
参考资料有~ 百度相关资料
《美育学刊》2016第2期,作者王柯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兼美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教授兼院长,主要从事中外美学与古代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