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家”的概念在隋唐时广泛流行,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五姓”是指的是:陇西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七家”指:陇西、赵郡、清河、范阳、荥阳、太原;) 这五姓家族仗着其千年积累的声望,以与其他族姓通婚为耻,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于是连盛唐宰相薛元超都叹道:“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娶这五姓的女子!”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二(李世民)都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特别是山东氏族的一手遮天,要通过强硬的手段去改革当时的名族士风,因此求重臣重修《氏族志》以打压五大氏族,但由于当时文学界以五大家族马首是瞻,因此重修的《氏族志》中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这一结果彻底惹祸了李二,趁由头拿下了几个氏族的官员,最后当时的编修为了减少政治迫害,对《氏族志》进行了修改,抬高了皇室李氏,虽然李二对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可见当时五族的强大。
古代士族清流是以礼持家和以学问名世的。世家子弟也分好几种类型,比如南北朝时几代仕途都顺畅的,当官与学术并重的,如赵郡李顺、李孝伯、李灵之后见于史传人物尤多,范阳卢氏多为卢玄后人,琅琊王氏多为王弘王昙首之后,这些子弟起家官多为清要之职, 如范阳卢氏卢景裕、卢光、卢诞都擅长儒学,卢思道、卢询祖则是文学出众。赵郡李氏李同轨、李郁精通儒学,李同轨还长于佛理,李勰学问有声赵魏,其子李灵则做过帝师,李骞,李孝贞富于词采文学优深。还有一类是不偏科的,如李概兄弟,博学善著书,音乐方面李神威撰著过乐书,李浑、李绘、李纬兄弟间的学问及口才则被当时人做过一个排名。太原王遵业兄弟所谓英英济济的王家兄弟,隋代王劭则是博学有所撰著。但也不乏贫困之人,像清河崔光昼耕夜诵,自己还要靠种田佣书谋生,后来是陇西李冲举荐成为重臣,陈郡袁粲母亲纺织为业,河东薛憕也是自己种田奉养祖母。世家多在朝中做官,也有因为乱世在地方上成为豪强,像河东薛辩统领乡里部众为地方豪强,赵郡李元忠在地方领乡人宗党自保抵抗葛荣。至于隐居不仕也是有相当比例的,如赵郡李公绪北齐建立后就隐居起来一心忙于著述,赵郡李谧醉心于山水之中唯以琴书为业,本来以公子之资被授予的著作佐郎的职位也给了弟弟,曾说就算有百座城也不如拥书万卷,想必这是想脱离俗世的世家子弟的普遍想法,沛国刘瓛完全没有当官的意思,专意于儒学苦研中,庐江何点不簪不带,驾柴车蹑草矰,恣心所适致醉而归被在经史教育背景下的士大夫反而多羡慕风流,这些在隐逸传处士传止足传中都有记载。即使当了官也有不乐俗世事务的,如会稽孔稚珪饮酒七八斗,家中营造山水光景,门庭内杂草丛生,把蛙鸣当成象征当官荣耀的鼓吹一般,汝南周颙,清贫寡欲,有妻子也住在山里,整日里赤米白盐绿葵紫蓼,却长于佛理音辞辩丽。 儒林传中大多数做了官的,官职多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学官,相当于为现在的专教儒学的学校教师们立传。隐逸传中的则是多样化学术,如赵郡李士谦博览群籍,陈留阮孝绪撰著七录。有些世家则精神有些问题, 陈郡谢氏喜欢挑战帝王权威,所以死于非命者较多,这一点蛮像清河崔氏,三国崔琰被曹操所杀,北魏崔浩被太武帝所杀,北齐崔悛因嘲笑高澄为黄颔儿也差点被杀。清河崔氏最有名的文人应该算唐代与赵郡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的南祖崔融了,博陵崔氏与赵郡李嘉佑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崔峒。
世族中读书人多,不是考试上位的(当然科举盛行后世族中也有人慢慢接受了并且也参与其中),就是所谓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所以有世族作为社会的精神象征是很好的事。南北朝隋唐列传中的世家重人物,重读书,重家风,讲清流,后世朝代却有很多重功名利禄,贪慕权贵,这就是大差别,所以南北朝隋唐也是文艺学术最为发达昌盛的时期,世族人物也是在文学史学术史艺术史成簇出现。像赵郡李灵, 北魏神麚年间,太武帝征天下才俊与族叔李诜,族弟李熙,博陵崔绰,范阳卢玄,渤海高允等俱被徵,事在高允《高士颂》,拜中书博士,以学优选授皇帝经。赵郡李概少好学,编修国史,撰《战国春秋》 及《音谱》并行于世,与清河崔瞻为莫逆之友。赵郡李同轨与范阳卢景裕同为著名经学大师。赵郡李孝贞与范阳卢思道辞藻著闻。赵郡李士谦 ,诣学请业,研精不倦,遂博览群籍,与博陵崔廓为忘言之友。唐代文章四友赵郡李峤与清河崔融。开元著名古文家赵郡李华与兰陵萧颖士。大历十才子赵郡李嘉佑李端叔侄与博陵崔峒,范阳卢纶。赵郡李德裕,与博陵崔珙荥阳郑覃友善亲厚,一样都忌进士浮华不根艺实,但李德裕本身也是学问精深,尤精《西汉书》 、《左氏春秋》。明辩有风采,善为文章。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关于士族也说到地势相倾,互相排抵 ,各自著书,盈编连简,殆数十家,至于朝廷为之置官撰定。而流习所徇,扇以成俗,虽国势不能排夺。这也说明了当时士族对于谱谍的严守程度, 更不要说对郡望之外的排斥程度了,就是同一郡望内部,史书碑铭中也会细分一番,比如清河崔氏在南北朝初期崔浩一支贵显,中期青州房追上,北齐隋时清河大房有人物,到唐时清河小房与南祖房为一时盛品,赵郡李氏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是东祖人物尤多,各盛家风,当然还有南祖大儒李同轨,隋唐三百年东祖人物还是最多,当然还有晚唐名相西祖李德裕,江夏汉中辽东支也各有人物,陇西李氏基本贯穿始终是姑臧大房,所谓称阀阅姑臧大房也,像南史北史作者李延寿大历诗人李益还有情诗圣手李商隐都是这一支,另外对于博陵崔氏一二三四房范阳卢氏北祖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房都有这个现象,就是某一支派在某个朝代达全盛,但到后个朝代未必如此,而是将阀阅传到了另一支派手中似的。还有河东裴氏之前特别考察过,魏晋见于史传的是裴秀和裴徽之子裴楷之后,而经西晋八王之乱后,唐代裴氏这几支西眷裴中眷裴东眷裴洗马裴南来吴裴中的宰相,却都是裴徽另外一个儿子裴黎和兄弟裴辑之后了。 南史李延寿有一段评论, 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年移三百,昔晋初度江,王导卜其家世,郭璞云:"淮流竭,王氏灭。
" 隋灭陈,三百年的侨姓士族结束了。再来看山东士族,在北魏河阴之变中,朝官被尔朱荣屠杀了不少,这其中有山东士族,到后来东西魏分裂对峙,山东士族中有部分选择了不同阵营,比如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有部分跑到了北周,清河崔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则基本上都在北齐。 南北朝时河阴之变中虽有不少高门遇难(比侯景之乱对江左高门的打击更大),像赵郡李孝伯侄孙李玚,李叔胤子李翼(崔巨伦盲姐不愿嫁给寒族而宁愿嫁给姑表亲的男主角),博陵崔忻,太原王遵业兄弟,美容貌有才学的陇西李瑾,但从史传中看,高门幸免留存下来的还是不少,比如赵郡李浑在河阴之变前就和邢邵等人跑到了青齐之地,很有见机行事见微知著的眼光。山东士族到了晚唐五代时还有记载,博陵崔氏咸通、乾符间,昆仲子弟纡组拖绅,历台阁践藩岳者二十余人,大中以来盛族,时推甲等。赵郡李氏有三祖六相。范阳卢氏两世贵盛,六卿方镇相继。但南宋王明清在挥麈前录卷二中所说,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圭组世为显著,至本朝绝无闻人。五百年的山东士族最终也结束了。
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杨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贯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但随着僖宗时代的开始,黄巢暴起,广明离乱,以至公元905年的“白马之变”,收拾残唐的朱温,将崔远、裴枢、独孤损等高门朝臣一起投入滚滚黄河,一个时代也就随着远去的流水而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