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解密蒲松龄命运的风水之谜

风水罗盘应用经验学从入门新手到风水高手的必读书_厦门华夏学院前称_风水学的古称

015-10-08 15:13

风水罗盘应用经验学从入门新手到风水高手的必读书_风水学的古称_厦门华夏学院前称

《聊斋志异》的作用,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伟大作家。

薄松龄生于1640年明朝末期的古般阳城东七里的蒲家庄,即今山东淄川地区,1991年10月,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在蒲松龄故乡的山东淄博召开。

蒲松龄为什么一生坎坷,怀才不遇?目前,研究历史人物都是从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角度去分析根源,除此之外,是否也有山川地理、三元九运等,即风水问题呢。

蒲松龄故居,风水“形法”分析

蒲松龄故居的山东淄川地区有两条河交汇,一是“孝妇河”,传说是为纪念一位孝顺媳妇而得名;二是“般水”,九曲十八弯与“孝妇河”汇合,然而,两水汇合后“匆匆北下”入海,形成南高北低的大地势格局,按中国风水学“形法”,属凶格,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在淄川东南的开发区显而易见,柏油大道的路北的建筑物大多呈现出前仰后卧的态势,有的索性就建在凹处,按中国地理区位而论,风水山环的功能是:

西要有山,以遮挡西面而来的“刚风”。

西北要有山,以遮挡西北方而来的“折风”;

北要有山,以遮挡北面而来的“大刚风”;

东北要有山,以遮挡东北方而来的“凶风”。

然而,淄川被文学家描述为“四面环山”,但是,按地理格局分析,西、东两侧有山,西北有湖,北、东北无山,没有形成聚气的“山环”形势,蒲松龄故居,坐北向南偏西,即癸山丁向,因大地势原因,形成了蒲松龄故居,坐北向南偏西,即癸山丁向,因大地势原因,形成了蒲松龄故居北低南高,东高西低,宅形格局,中国风水学有:“气遇风则散“。这种使气散的风便是折风、刚风、大刚风、凶风。可惜蒲松龄故居北低南高,东高西低,宅形格局,中国风水学又有:“风为送气之媒”。这种聚气之风指的便是东方来的“婴儿风”、东南方来的“弱风”和南方来的“大北风”。可惜,蒲松龄故居的东方“婴儿风”却被东山拒之门外,正是“有山无环不聚气,婴风受阻刚风劲”的风水所忌格局,中国风水学有:“前高后低,长幼昏迷;后低前高,一生奔逃”之忌,昏迷——并非病态,而是指执著而不明智的精神状态,奔逃——并非逃亡,而是指奔波劳禄,背井离乡。

由蒲家庄东大门进入蒲家庄的成S形的曲径,按《水龙经》原理,这种曲水可以有效防止“直泄水”的散气,可见,蒲家先民还是注意运用了风水知识矫正地势,但不幸的是,当曲径经过松龄故居门前时,正赶上“反弓”水,而不聚气,可见,主人在世时家业已不景气,蒲家世代读书,但却与仕途无缘,人生坎坷与蒲家地势风水成对应关系,不能说是一种巧合。

高祖蒲世广,虽才冠当时,终了只落个“廪生”;曾祖父蒲继芳,也是才华出众,终了只落个“痒生”;祖父蒲生,也不简单,却一生默默无闻;父亲蒲般,知识渊博,但终因童子业(似“教书匠”)。

到了松龄这代,又是重蹈覆辙,十九岁,县、府、道三选第一,考中秀才,后来又战屡屡败北,1659年二十多岁时,屡试不第,其原因是“与八股文无缘”(注意:这种执著而不明智,即是风水所说的“昏迷”),无奈,二十多岁时,就回乡设馆,为人“代笔歌哭”或当“刀笔师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1670年三十岁,便南游谋生(注意,奔波劳禄,背井离乡,即风水所云“奔逃”开始)。归后乡试,又付之东流;1687年,又满怀壮志去应乡试,还是依然如故;1690年五十一岁的松龄,再赴济南应试,这次一试通过,但二试不巧生病,又是石沉大海,至此松龄对天长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总之到1680年(康熙十八年),过了不惑之年,松龄才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奔逃”生活,最远的一次是到扬州府当“刀笔师爷”。其间,便贯穿着每年一度的屡试不第的乡试,松自叹“天之亡我”,其实他终于悟出了风水真谛,天即宇宙即客观,天文、地理,古称“堪舆”,即今之风水,是“风水不助我也!”

此外,蒲宅坎(北)、艮(东北)低下,也对相对应的“中男”、“少男”产生了不利人丁的影响;其叔祖中年吐血而亡以及其晚年几个孙子突然“被 天花夺去了性命”等等,至于因其“两个嫂子尖酸刻薄”而受气、分家,亦是因坎位不足,阴盛阳衰的结果。

风水学的古称_风水罗盘应用经验学从入门新手到风水高手的必读书_厦门华夏学院前称

厦门华夏学院前称_风水学的古称_风水罗盘应用经验学从入门新手到风水高手的必读书

请您转发分享本文,弘扬中华智慧,指引更多人精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