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从中医临床角度解读阴阳阴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这种中国古代的哲学方法,完整地保存在中医的基础理论中,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哲学思维方法,然而,近百年来,这个学说作为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首当其冲,备受攻击。“阴阳”被认作是“二元论”,“五行”被看成了单纯的五种物质、五种元素,五行中的“生克乘侮”被视为一种机械唯物论,五行所配属的脏腑学说被与西医解剖所见的器官等同,并遭反复指谬。废除五行、甚至连阴阳一起废除的呼声始终不绝如缕。

实际上,这是出自一种无知!阴阳五行是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一种学说,这一学说最初来源于天文学。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家从地球自转的规律中认识到的一种“二分法”,五行则是从地球围绕太刚公转认识到的一种“五分法”。如果说直到两千多年之后,黑格尔才提出对立统一规律,其内容与“二分法”基本相同的话,那么“五分法”的系统哲学思维,则不仅世界上其他任何古老的民族不曾有过,而且其重要意义迄今仍未被当代哲学家所认识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原始农业社会的国家,据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以前,中国南方就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水稻,水稻的种植离不开对气候和气象的认识,因而在中国古代科学中,最早成熟的是天文历法,早在夏朝,中国就有了历法,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划分。直到殷商时代,才有了阴阳五行之说。而五脏的学说,则在两汉中晚期才形成,在早于《黄帝内经》的长沙马王堆医书中,已经有了十一条经络,即经络学说的初级模型,却没有五脏六腑的明确记载。从这条历史线索可知,阴阳五行学说,最初并不是用于解释中医的脏腑理论的,相反,是中医的脏腑理论借用当时已经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其功能。追本溯源,是正确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途径

一、阴阳学说的产生

地球自转一周即为一天,出现白天黑夜的交替,由此产生了阴阳学说。白天为阳,气温较高,能见度强,象征光明;夜晚为阴,气温较低,能见度弱,象征黑暗。阴阳之分非常明显。人类顺应这个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于几百万年生存适应的需要,使得人体的生命节律也与地球自转发生的阴阳变化同步协调。地球上的万物都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旋转的,因而都具有这样的普遍规律。阴阳学说被广泛地地用于解释一切事物,成为一种普遍真理,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古希腊或其他任何文明古国的哲学家最早认识到这个规律,由此有人认为阴阳学说堪称中国人发明的“宇宙第一定律”。

二、阴阳学说的临床运用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临床极其重要,古代医家说:“阴阳不分,动手便错”。阴阳学说看似抽象,其实很具体。临床中的阴阳,主要是通过“寒热”来区分的。《素问·调经论》说:“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o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阳气旺盛的人常年怕热不怕冷,这种人属于“火体”;阴气盛的人常年怕冷不怕热,这种人属于“寒体”。从病理的角度来看,形寒怕冷的人多为阳虚,自我感觉体内发热的人多为阴虚。把握了这个最高原则,遣方用药的大方向一般就不会错。这是每个中医临床医生都必须知晓的。

然而,阴阳的消长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素问·金匮真言论》云:“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之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平旦即卯时,早上五到七点,日中即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黄昏即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鸡鸣即子时,半夜1l点到l点,合夜大约在晚上六到七点之间,这五个时辰是人体生命日节律中几个关键的时刻。这已经是“五分法”在昼夜阴阳学说中的运用。后世理学家所绘制的“阴阳鱼”,则更加形象和准确地描绘了整个阴阳消长的规律。对于中医这样一个以动态的、活体考察的方法,而不是像西医那样以静态的、解剖形态学作为出发点来研究人体和疾病的学科来说,掌握一天中人体阴阳消长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关键的几个时辰,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古代医家很重视昼夜时辰与发病和用药、服药的关系。例如:《证治准绳》有一首“鸡鸣散”,治疗寒湿脚气和风湿流注引起的腿胫肿痛,须在鸡鸣即丑时半夜一到三点分几次冷服,借丑时肝气开始升达时行气之力以化湿,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内科摘要》有一首“四神丸”,专治“五更泻”,患者每至凌晨三到五点即寅时腹痛、腹泻的,多为阴盛阳虚,肾火不能上温脾土,此方温肾暖脾,具有特效。凡这个时辰出现咳嗽、口中流涎等其他病症的,也应考虑从脾肾虚寒论治。《丹溪心法·咳嗽》载:“上半日多嗽者,此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多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五更多嗽者,此乃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降之。”

以发热为例:一天之中上午属阳,下午属阴。凡是上午发热的,多为阳虚有寒,舌淡、脉弱者,可用补中益气汤、附子汤;凡是下午发热的,多为阴虚有热,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发热的,为心与小肠所属时辰,多属实热,舌红、苔黄、脉数者,可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中“日晡(申时即下午三到五点)所发潮热”的,为胃所属时辰,多为阳明燥热,舌红、苔黄、大便秘结、脉沉者,当用调胃承气汤;下午五点到七点即酉时发热的,为肾所属时辰,多为阴虚,舌红、无苔、脉细数者,当用六味地黄汤;《温病条辨》中提到湿温初起的病证中有“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舌滑、苔白、脉缓者,当用三仁汤;热入营分时“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绛、脉细数者,当用清营汤;瘀血导致发热也多在晚上,舌紫、脉涩者,当用血府逐瘀汤。因为湿邪、营分、瘀血在性质上都属阴。总之,确定发热的时辰对于发热的辨证论治非常重要。

又以消化道疾病为例:嗳气发生在早上六点左右即卯时,为手阳明大肠气盛,宜通泻大肠,可用五磨饮;腹胀发生在晚上八点到十二点即戌亥子时,多为脾肾阳气不足,阴气上升,当用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胃痛定时发生在晚上9点左右的,此为戌时,脾胃主时,多为脾虚有寒,可用萸芍六君子;发生在12点左右的,为木旺克土,可用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腹胀发生在夜晚两到三点即丑时,为肝所属时辰,当柔肝降逆和胃,可用芍药甘草汤合旋复代赭汤加减;此时出现的腹痛,属于虚证者,则用酸枣仁汤合当归芍药散。

再以呼吸道疾病为例: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即子时哮喘咳嗽的,可用金匮肾气丸合二陈汤加沉香:从半夜一点到三点即丑时咳嗽的,属于肝气有余,木火刑金,可用化肝煎;半夜三点到五点即寅时咳嗽的,可用真武汤;咳喘自夜半到天明即子丑寅时,为胆肝肺三经主时,当补肝胆,疏肺气,可于对证方中加用酸枣仁、川贝等。

更以心血管病为例:胸痛,从午时开始到子时减轻的,属于阳虚阴盛,可用附子理中汤;胸闷,昼轻夜重,子时到天亮时尤剧,如压重物的,是瘀血所为,可用血府逐瘀汤。

凡是定时发病,特别是在子时、午时、卯时、酉时四个时辰,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呕吐、抽搐、头痛、昏倒、不明原因的发热等,多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可用小柴胡汤和解机枢,或用乌梅丸调和阴阳往往有奇效。

虽然在脏腑经络与阴阳时辰的配属上,伤寒学家、温病学家、针灸学家、内科临床家们的观点不尽统一(如上述文中“鸡鸣时”有子时与丑时的两种不同说法),但重视昼夜的阴阳规律,以此作为诊断、治疗的客观依据,则是一致的。

三、五行学说的产生

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一周,即为一年,出现春、夏、长夏、秋、冬的季节交替,由此产生了“五行”学说[1]。随着地球的公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随之而早现规律性的变化。古人首先观察到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即农业社会赖以谋生的庄稼:庄稼的种子,春天萌生,夏天长大,夏秋之间变化,秋天收获,冬天收藏,等待来年春季再播种,然后发芽、生长,经历了生、长、化、收、藏的五个阶段。古人继而发现这种“生长化收藏”事物发展的“五阶段”规律,不仅存在于一年生草本植物中,也存在于所有生命、包括人的身上。甚至没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宇宙和地球,都有一个萌生、长大、变化、衰老、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伟人的发现!这种“生长化收藏”事物发展五阶段的客观规律,需要用一种直观的、形象化的事物来“取类比象”,古人利用了“五行”。

出自殷商时代的《尚书·洪范》最早提到五行:“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五行中“行”字的初文,是十字路口,《尔雅》云:“道也”,《说文解字》云:“人之步,趋也”。从这段话可见,五行的本意并非指五材或五种物质,而是指五种运行状态。在中国古代方位图中,北方居下,南方居上,东方居左,西方居右,黄河流域居中,与现代的地图位置恰好相反。水的特性是滋润而冷的,流向低处,与北方及其寒冷的气候相对应,象征着冬季,万物潜藏;火的特性是炎热的,向上升腾,与南方及其炎热的气候相对应,象征着夏季,万物茂盛;木的特性是柔和而又坚韧的,不受压抑,与东方及其温暖多风的气候相应,象征着春季,万物生发;金属的特性是凉的,用于制作工具,收获庄稼,与西方悲凉干燥的气候相对应,象征着秋季,万物收敛;土处于五行中的核心位置,其特性是潮湿而平整,养育了生命万物。《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古代中国的“中央”,即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适合于种植庄稼,在“稼穑”即种植与收割的两个阶段之间,庄稼在由生长到成熟的过程中,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从时序上看,这个阶段在夏秋之间,即长夏。所以土象征着长夏,万物变化。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由此可见,五行学说是一种利用“取类比象”,用“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对大自然随着时序而“生长化收藏”这一普遍规律进行归纳的哲学方法。中医非常看重这一点,因此有人总结说:“中医以时为本” [2]。五行学说一开始就包括了时间和空间,并迅速演变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巨系统,把季节、方位、星宿、天干、地支、气候、生成数、音乐、色彩、气味、脏腑、五官、情志、声音等等统统囊括在内,研究其共同的规律。尽管其中仍然有不少牵强附会或者说概括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但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不惊叹:这是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民族都不曾有过的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这是一种存在于两千多年以前的系统论!

四、五行学说的临床运用

当代中医谈论五行学说的临床运用,总是把眼光局限于研究人体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即使是古代医生,能够全面运用五行五脏生克制化的理论指导临床者寥若晨星,据我所见,仅有钱乙、叶天士两位。从《黄帝内经》大量原文来看,“五行”主要用于运气学说的研究中,也就是探讨气候季节周期性的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这是五行学说本来的意义,是五行学说指导临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代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经常引用《黄帝内经》的“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来告诫临床医生,在看病的每一天,一定要注意当天的气候变化和时令季节的交替对生命和疾病的影响,这是中医同西医在诊治疾病时的一个重要区别点,是中医临床医生治病取得疗效的一个秘诀。

中国处于亚热带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春天多风,夏天多热,秋天多凉,冬天多冷,而夏秋之间的长夏多湿。北方偏于干燥,南方偏于潮湿。了解这种季节、气候、地域的特点,对于治病尤其是治疗外感病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例如:春季风重,感冒属于风热者居多,一般用银翘散;患过敏性疾病者,多由于外风所致,一般用荆防败毒散;气候反常变冷,出现倒春寒时,重感冒或流感多,当用大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等发汗解表或散寒祛湿。肝病与春季相应,在这个季节容易复发。南方春天还兼湿,腰腿疼痛和风湿病患者,也在这个季节疾病加重。夏季热重,感冒发烧属于表闭者,用新加香茹饮清暑透热:属于里热者,用白虎汤或六一散甘寒清热;体质虚弱之人,夏季经常出现低热、疲劳乏力者,则李杲氏清暑益气汤益气养阴祛湿。长夏湿热重,初起湿重于热者用三仁汤,湿热并重者用黄芩滑石汤,暑温弥漫三焦高热不退,刚三石汤。秋季燥重,这个季节一来,许多人即感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鼻咽发干,甚至流鼻血,头发大把脱落。其实不必紧张,这是季节气候使然,“鸟到了秋季不也掉毛吗?”我经常向因为脱发而焦虑的患者如此解释。初秋的温燥,可用翘荷汤,咳嗽用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深秋的凉燥,咳嗽用杏苏饮。冬季寒重,《伤寒论》中可供选择的方剂很多,如桂枝汤、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这是一年四季中的常见病【3】。每年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往往是疾病加重的敏感日期,而夏至后的“三伏”、冬至后的“三九”,则是“冬病夏治”或“夏病冬治”的最佳时刻。

在《素问》中尚有七篇大论,集中讲述了“五运六气”学说,即讨论以六十年即一甲子为一个大周期,由于每年木火土金水五行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配属情况不同,可能导致的传染病和流行病。这当然是一门更深的学问,但并非没有临床意义,例如在2003年SARS病流行时,有人就根据“五运六气”学说进行了准确的预测。

除了《黄帝内经》中的“二分思维”、“五分思维”之外,《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则是一种“三分思维”,即在二分阴阳的基础上,再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和太阴、少阴、厥阴。外感病尤其是传染病,有着复杂的机制和变化规律,《伤寒论》运用“三分思维”全面地概括了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位置、性质、以及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的复杂态势,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后世将这种“三分思维”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拓展为所有疾病的辨证纲领,《伤寒论》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创造了一种极其高明的临床思维方法,这是研究“复杂科学”时值得重新审视和予以评价的一种古代科学方法。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于《伤寒论》中的“三分思维”不再进行深入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