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什么是阴阳?阴阳学说可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背日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凡属于正面的、积极的、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凡属于负面的、消极的、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物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如果人体阴寒盛。

阴阳五行学说_五行阴阳决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

哲学概念

阴阳,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

阴阳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老子《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负阴抱阳”,就是面对阳面,背对阴面。通俗地说,就是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如图所示(图1-1),“阳”字由“昜”演化而来,“昜”表示日光照射,后来演化成“暘”字,再逐渐演化为“陽”,直到现在的“阳”字。“阴”字由“霒”演化而来,在甲骨文中形容太阳被乌云遮蔽后的阴天,后来演化成“陰”,最终演化为现在的“阴”字。

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五行学说_五行阴阳决

“阴阳”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向的上下、状态的运动和宁静等。哲学家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方组成,都可以进行对立双方的划分,正所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古代思想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如《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五行阴阳决_阴阳五行学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

因此可以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后来规定,凡属于正面的、积极的、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凡属于负面的、消极的、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对于人体而言,功能为阳,物质为阴;

血为阴,气为阳;

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

五行阴阳决_阴阳五行学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

每一脏之中又分阴阳,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表1-1、表1-2)。

五行阴阳决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五行学说

图表1-1 自然界事物的阴阳划分

阴阳学说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阐释

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如果阴阳不协调,那么人体便会出现疾病,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意思就是说如果人体阳热盛,就会出现发热、恶热、喜冷、局部红肿热痛等热证;如果人体阴寒盛,就会出现四肢不温、畏寒喜暖等寒证。

阴阳五行学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五行阴阳决

因为体表属于阳,体内属于阴,所以很多体表的疾病多表现为阳证、热证,体内脏腑的疾病多表现为阴证、寒证,如大多数皮肤疾病都是因为湿热、风热、热毒发于体表而引起的;而“寒从脚下生”,就是因为人体的下半身属阴,人体上半身属阳。因此阴阳学说可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而阴阳辨证也是中医辨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