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2018年书单

2017年未能读满24本书,于是重新订立了“2018年读24本书”的目标。今年二月拿到了最想要的offer,心情一下子轻松下来。大四下课很少,PhD第一学期的生活也不算忙。这些因素使得目标很轻易地达成了。

但是今年年中发生的两件事令我对于读书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件是某天发呆,突然意识到“知识焦虑”的现象。那一天突然把许多平日见惯的事整合到了一起:朋友圈里风行的“每周/每月/每年读多少本书”的目标;宣扬“再不读书你就落后了”的软文、铺天盖地的“XX元领走XX本经典好书”、“XX元听XX分享读书经验”、“XX天读书体验营”……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人们生活在变化迅速的时代,生怕自己掉队,便有人利用了这种心理,制造知识焦虑的氛围,从中牟利。想通之后,瞬间觉得自己订立读书目标大概也是受了商业运作的影响,便不再那么重视这个目标了。

第二件是和挚友聊天,她状态不好的时候便无法看书,状态好的时候则出于爱好看看小说,于是也会反过来用能不能看进去书来衡量自己的心理状态。我又想明白一件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看书其实只是消遣,若是没有看书的心情,却逼着自己看够多少本书,实在是为难自己,又没什么意义。提升自己的什么的,远远不止看书这一种方式。聊天不能提升么?逛街不能提升么?刷手机不能提升么?看电影煲剧不能提升么?读书便是在学习,不读书便没有在学习,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两件事都让我对于书的数目不再执着。去年最后四个月焦头烂额,连课都不想去上,于是一本书都没有看,是正常的;今年心情平和,又没有以前忙碌,于是看书速度超出平均,也是正常的。顺着自己的心意,其实就挺好的。不过给看完的每本书写短评的习惯还留着,到年底了,还是整理一下。

1. 人间草木

作者:汪曾祺

名为“人间草木”,这本集子内容其实很杂。有对花鸟鱼虫的描写,有各地游历见闻,有对其他作家的怀念。很有趣的是,这本书中也不乏对美食的描写,仿佛《人间滋味》一整本仍嫌不够,可见汪曾祺的确很爱吃。最深的感触,却还是他对生活观察得极细致,令人惊叹。

2. 人间有戏

作者:汪曾祺

读这本书还是需要一点戏曲方面的基本知识,然而我一窍不通。书中提到的片段,几乎没一个听过;“西皮”、“流水”等,也一概不知。若不细究,大致看一看,也还好。作者总自称没有研究,但他的许多见解实在是深入且独到。尤其喜欢他对《四进士》的解读。

3.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加拿大】简·雅各布斯 译者:金衡山

主要有三个感触:第一,城市规划断不可拍脑袋做决定,主观上公园定会使人心情舒畅,实际有许多设计不好的公园根本无人问津;第二,大城市与小城镇、乡村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大城市有许多陌生人,不可以完全照搬经验;第三,多样性对于大城市来说不可或缺,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终将衰落。

4. 身份的焦虑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译者:陈广兴,南治国

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过去阶级固化,贫苦的人们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大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那些物质上贫穷的人懒惰、愚蠢,于是贫困的人还要遭受精神上的羞辱。很认同这些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在第二部分的论述:人可以依靠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来缓解焦虑。

5. 社会性动物

作者:【美】E·阿伦森 译者:邢占军

这本书讲了很多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很有启发性。虽然知道了这些原理并不能帮助我们避免心理“弱点”,但不代表这些原理就没有用。比如,即使我们知道,没禁住诱惑后由于认知失调,我们会让自己相信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当我们确实没忍住,我们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调整自己的态度。然而,我们可以用这种心理来推广某种观念等,也不失为“有用”了。

6.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译者:李雪顺

这本书写的是1996-1998年的四川涪陵。二十年过去,翻天覆地,比如涪陵通了高速公路,比如现在很难再想象女生会因为发生性行为而被师专开除,比如现在二胎放开,女人不会因为生了两个孩子而被强制绝育。读这本书时我常感到震惊,原来那个时代,在那个小地方,事情是这样。但有些东西并不限于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比如即使如今满大街都是外国人,但人们对外国人的谄媚或愤恨依然存在。总体来说,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7. 语言学的邀请

作者:塞缪尔·早川,艾伦·早川 译者:柳之元

本以为会介绍一些语言学的基础原理,实际则宽泛得多。为了简便,人们必须进行一层层的抽象化,这又导致我们容易将抽象阶层混为一谈。作者提倡我们不断注意到抽象化过程,减少或摆脱偏见。“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作者认为若忽略了这一点,就会陷入幼稚的思考方式。但是,人们有可能彻底摆脱这个误区吗?人们的认知能力允许他们在每一个抽象阶层内区分每一个个体吗?

8.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作者:【英】迈克尔·布斯 译者:梁卿

此前我对北欧五国几乎一无所知,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印象,如丹麦的自行车和安徒生、冰岛的极光、瑞典的诺贝尔奖等。与中国相比,这五个国家每一个都那么小,它们又是那么遥远,我一直以“北欧”一以概之,根本分不出谁是谁。看了这本书才发现,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原来是那么的不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真好。

9.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傅雷

二十讲看下来感触还是挺多的。平心而论,最打动我的是雷诺兹与庚斯博罗那一讲。两人生活于同一时代和社会,艺术生涯一致,动向相仿,差别细微。但作者恰恰将这“细微”的差别写得淋漓尽致:“莱诺支心中有画,故极尽铺张以作画;耿斯勃罗心中无画,故以无邪的态度表白心魂。”

10. 厨室机密:烹饪深处的探险

作者:【美】安东尼·伯尔顿 译者:傅志爱,陶文革

“生存是要付出代价的。”做职业厨师并不是穿着洁白的服装炫技、像艺术家一样设计奇怪的菜品、悠哉悠哉地领高额的工资。做职业厨师需要的是绝对的服从、对环境的忍耐、准时以及不请病假。书中令人难忘的描述很多,比如亚当烤的奇迹般的面包,比如作者在东京受到的异域文化的冲击,但最难以忘却的还是作者尚年轻时见到的那双伤痕累累的手。

11. 人·兽·鬼

作者:钱钟书

《上帝的梦》与《灵感》两篇可说是神来之笔,我极喜欢。根据“天演”的规律人类消失后才产生上帝,拥有一支剥夺人物生气的笔的作家不愿投胎做书中的活死人,实在是脑洞大开。《猫》一篇比较中规中矩,茶会谈话很有《围城》的风格,结局倒是不落俗套,本以为又是太太与秘书偷情的狗血故事。《纪念》倒不大像钱钟书其他小说的风格,细腻倒是细腻,总不太合胃口。

12. 作文七巧

作者:王鼎钧

记叙、抒情、描写、议论,面面俱到,平易近人。虽说要想写出好的文字,肚里还是得有东西,但掌握了这些技巧,倒可以在表达上少走一些弯路。看完这本书的另一个感触是:越来越觉得流行的那种堆砌辞藻的作品无聊得很。希望以后也能写出这样平实而动人的文字。

13. 囚徒、情人与间谍:古今隐形墨水的故事

作者:【美】克里斯蒂·马克拉奇斯 译者:张哲,师小涵

对于秘密书写的需求,自古有之。不过,两千来年下来,其技术上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最初人们只是使用牛奶、柠檬汁之类的简易墨水,现在都开始使用DNA生物分子了。二战时期的间谍故事着实令人着迷,也很佩服人在传递消息方面的智慧,不过我最期待的还是现在前沿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将会给这一领域带来怎样的变化。

14. 而已集

作者:鲁迅

“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鲁迅一向被宣传为民族斗士,以笔为刃,怎知他“逃离”北京定居广州时,也有过对自己的怀疑和对他人的畏惧。不过犀利依旧,仍会写“‘不敢写杂感’的杂感”。另外,集中收有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算是偏学术研究的,在杂感中很是突兀,也很令我喜欢。《小杂感》一篇无愧为经典。

15. 生命的关键决定:从医生做主到患者赋权

作者:【美】彼得·于贝尔 译者:张琼懿

从希波克拉底始,医者为父,全权做主。直到卡伦·安·昆兰事件,患者赋权革命打响。几十年过去,有进展,也有不足。为了做出“最好”的医疗决定,患者需要增加对疾病的了解、主动与医生沟通,医生需要尊重患者意愿、提升沟通技巧。最重要的是,听诊器的两端,应成为合作伙伴,而非对立者。

16. 远方的鼓声

作者:【日】村上春树 译者:林少华

以往看游记,看到的往往是中国人在外国感受到的文化碰撞,也偶有外国人在中国的情形。这次倒好,看一位负有盛名的日本作家的旅欧生活。旅行在外总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事,但不经历麻烦便得不到相应的快乐和收获。这本书让我更想去欧洲看看,却打消了在那里久居的念头,因为如果定居,麻烦恐怕胜过快乐。

17. 为建筑看相

作者:汉宝德

抛却科学技术,而是“笼统、完整、哲理地看建筑”,大概是本书想传达一个观点:建筑不是冷冰冰的、建筑师创造的个人艺术品,而是与人息息相关、交互影响的。书中有一个论点令我尤为耳目一新:中国式的庭院犹如将树修剪成鸟的样子,实际也是不自然的。

18. 巴黎的忧郁

作者:【法】沙尔·波德莱尔 译者:亚丁

算是挺难懂的一本散文诗集吧。很多篇章都是迷迷糊糊,但大体上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氛围,有时是嘲弄,有时是悲凉,有时竟是如恐怖片一般的、令人无法喘息的可怕。大二上人文经典课时选择分析的是《好狗》,但这一次看完,最震撼的是《英勇的死》。人真的是会变的。

19.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作者:【日】佐藤可士和 译者:常纯敏

整本书条理还是挺清楚的:先写“整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再写空间整理术、信息整理术、思考整理术,层层递进,最后再总结。其实书中讲的道理还是挺浅显的,但书里的确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另外,作者个人的工作案例非常有趣,增色不少。

20. 子不语

作者:袁枚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本书是一些有趣而诡异的小故事的合集,似是为了增添可信度,作者往往于文首或文末添一句话,说是某某人亲口说的,煞有介事。全书确实很少说教,作者基本上只阐述故事而已,留给读者评判,但从故事选取上可看出一些作者的观念,如从《缠足作俑之报》一篇即可看出他并不喜缠足。另外书中因果报应讲了许多,大概过去迷信很讲究这个,《两神相殴》讲理占三分,数占七分,倒是别具一格。

21. 论摄影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黄灿然

老实说,买书的时候没想到这本书是关于摄影的如此哲学的论述,而我一向读不懂哲学,所以……感触最深的是,摄影并不是真实地、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它具有某种侵略性,拍照是一定程度上的占有。有关摄影与性之间联系的论点,也实在是挺有趣的。

22. 美妙的丑陋

作者:【美】格雷琴·亨德森 译者:白鸽

丑陋并没有绝对的定义或标准,而是与文化息息相关,随着文化的变迁,丑陋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曾经人们认为丑陋反映了道德低劣,后来又有许多“外表丑陋但内心美丽”的经典人物出现;中国曾以缠足为美,后又以此为丑陋,等等。“丑陋”往往折射了人的恐惧,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尽量克制这种排斥心理,对这个世界更包容一些。

23. 绿色宝藏:英国皇家植物园史话

作者:【英】凯茜·威利斯,卡罗琳·弗里 译者:珍栎

1759年皇家植物园成立,至今250余年,其间,邱园与植物学共同发展、密不可分。邱园就是一个庞大的植物数据库,可以使科学家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鸟瞰世界,高屋建瓴。植物学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实地考察者的努力,但若没有这样统观整体的视角,也许植物学知识终究只是碎片,成为不了如今这样系统的科学吧。

24. 致命药瘾:让人沉迷的食品和药物

作者:【美】辛西娅·库恩等 作者:林慧珍,关莹

生长在中国,从小到大都对毒品唯恐避之不及,但说到底,各种药品都是怎么回事,其实全然不懂,只想着一棒子打死就好。看了这本书,丰富了许多认知:原来香烟的作用是使人镇静,摇头丸会使人产生同理心,兴奋剂致幻剂如此不同。充分地了解了之后,好奇心和猎奇感也自然消散了。不知道全面科普会不会是一个比“谈之色变”的恐吓手段来得更有效。

25.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非常有名的讽刺小说,确实充满了讽刺性的情节。书中众多人物,有抛妻弃子后再娶的,有拐骗钱财的,有仗他人之势胡乱吹牛的,有冒他人之名强行顶替的,有丈夫去世便对继子翻脸不认的,有理直气壮地伸手要钱的……各色各样鲜活的人物,数也数不清,直教人感叹人性丑恶,世态炎凉。只是,讽刺小说也不至于全是讽刺,否则又太过刻意了。书中几个正派的人物,几段温情的故事,同样地令人动容。话说回来,人说《儒林外史》讽刺科举、讽刺官场、讽刺八股文,其实归根到底只是讽刺人罢了。

26. 爱情笔记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译者:孟丽

从相识,热恋,再到感情消逝,分手,最后走出阴影,开始新的恋情。在每一个阶段,主人公都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有些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尤其分手那一段,仿佛在道德上,先不爱的人便是恶,继续爱着的便是善,但其实爱与不爱和善恶无关。以前我便想过,人们说的“找那么多借口,其实就是不爱了”,其实暗含着对不爱的那一方的谴责。但爱与不爱,其实只关乎情感,无关乎理性,从而自己无法控制,又分什么对错善恶呢?

27.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译者:李雪顺

这本书成书比《江城》晚了十来年,其中记叙的事却仍旧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于2018年回望十多年前的中国,竟感到陌生得难以置信。的确,中国起步得太晚了,发展得太快了,以至于包括作者在内的许许多多人都不禁为之担忧:这样的发展形势,到底会为社会及人们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总体来说很喜欢这本书,作者作为外国人,真的把中国人理解得很透彻,但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并非在冷眼旁观。

28.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美】丹尼尔·凯斯 译者:陈澄和

一个人从白痴变成天才,最后又变回白痴,会经历怎样的心理变化?作者的刻画,总体上算是令人信服吧。在看书的过程中,“人只是人”这种感受一直萦绕在心头。查理懂得越来越多,失掉最初的单纯;罗丝歇斯底里地企图“治好”查理,最后崩溃地放弃;面包店的同事从嘲弄到恐惧,再到最后的怜悯;尼姆和斯特劳斯并非全能的巨人,甚至不是伟大的科学家……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并不能要求人是完美的,人不完美也没有什么关系。

29.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作者:【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译者:马永波,杨于军

男人们以为女孩善于记忆而不善抽象思考;男人们以为性是女人对他们的屈服与奉献;男人们以为他们可以真正地控制女人;甚至女人们也如此认为。但女孩和女人都是人,她们可以不为男人而活,而是为自己活着。因此杰里对黛尔的评判是带着偏见的;因此性只是人对身体的屈从,无关乎性别;因此加内特试图为黛尔洗礼的行为是不应被容许的。真的很希望有一天,任何性别的人都可以收到同等的尊重,无论身体上还是思想上。

30.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很为书中的生活气息触动。无论是童年的天真美好,还是贫苦的、愚昧的、封建迷信的人们,其实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在后花园度过的快乐时光固然令人羡慕和怀念,祖父作为地主却为人宽厚、通情达理,固然令人敬佩,但虐待团圆媳妇的恶婆婆,要面子的有二伯,看冯歪嘴子一家热闹的众人,自欺欺人吃瘟猪肉的老百姓,大概我们也不能太过苛责,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换做我们自己又能如何呢?知道了如今的时代,引以为戒罢了。

31.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非常好看的一本小说。很多地方对这本书的介绍都是讲述了土司制度的兴衰云云。我倒觉得,权利的纷争、统治的智慧、人性的丑恶与光辉,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看这篇故事时,我们心中会有那么大的触动,这是感同身受的触动,而不是发现了光怪陆离的新世界的触动。唯一感到很奇怪的是,我从头至尾都没有很真切地感到主人公是傻子。

32. 菊与刀

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译者:潘星汉

虽然明白这本书成书已久,万万不可以书中内容评判当今的日本人,但还是受到了很多启发。首先,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为了追求人类平等而宣扬不同文化中的人其实无差异,是一种相当不理智的行为。尽管存在个体差异,文化确实会给人打上烙印。事实上,时至今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仍是不可磨灭的。其次,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日本人存在着诸多矛盾与二元性,但其实这种表面上的二元性是由统一而“奇特”的文化所决定的。能不被表象蒙蔽而寻到内核,虽十分困难,但也十分关键。

33.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美】雷蒙德·卡佛 译者:小二

剧情上的删减造成了一种别样的意味。于我个人而言,我不会太在意前因后果,甚至不太会自行脑补。即使只看删减后的小说中所呈现出的生活片断,也足以有所感受了。爱情是什么?两情相悦固然美好,但激情的消逝、背叛、久久无法释怀的憎恨、分开后的留恋,难道就不是爱情的一部分么?冷暖自知,人都只能从自己的经验来定义爱情吧,作为人的情感,爱情自然是因人而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