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关于阴阳五行说,你知道多少?

在我们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关于需要应用阴阳五行来解决问题,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说:“西陆蝉声唱”中的“西陆”,秦观《鹊桥仙》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中的“金风”,具体应该怎么理解呢,本期学而时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阴阳五行学说出现比较早,最早提出五行学说的是《洪范》。《洪范》据说是殷商贵族箕子所作,文中说《洪范》是天赐给大禹的。其是否属实暂不必考究,但《洪范》确实是极其古老的文字则不必怀疑。周武王克商,拜访箕子,请箕子参加自己的政权建设,箕子没有同意,但将《洪范》献给武王,成为武王建国的大纲。《洪范》将五行列为大纲之首,可见五行观念的久远。

但《洪范》说得比较笼统,将其系统化并使之成为一种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则是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的邹衍。当时,各国诸侯都骄奢淫逸,战乱频繁,百姓困苦。于是邹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运用阴阳五行的观点,形成一种宇宙观。他的方法是“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时间上从当时推到黄帝,再从黄帝推到天地;空间上从中原推到天下,从天下推到海外的大九州,推到无限。要求统治者顺应天时,要注意“符应”,而归结到“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上来,正式提出“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对于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以及后世的学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邹衍的书没有流传下来,但其思想在其后不久成书的《吕氏春秋》《应同》篇中叙述很清楚: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盛。”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阴阳生万物,万物又可概括为五行,换言之,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由此而派生出许多“五”的观念,如五声、五色、五常、五伦、五脏。这样,五行观念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无所不在。为了看清楚,将五行与各种与之相关的“五”列表如下:

《洪范》中的五事、五征、五福与五行对应如下:

这是《洪范》中关于五事、五征、五福与五行相配的情况,但因年代太久远,故现代人一般不太了解,我们在一般古籍中也不常看到。但五行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春秋时诸子百家言论中关于“五”的概念特别多,后世逐渐增广,于是五行与很多“五”相配而成为一种信念,下面将应用面比较广的五行匹配列表如下:

五行观念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古代诗文中经常运用,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在阅读时将会遇到很多障碍。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说:“西陆蝉声唱”,西陆与秋对应,便是说秋天。秦观《鹊桥仙》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五行中金对应秋,因此金风实际就是秋风。七夕在初秋,当然是秋风了,用字准确而精彩。欧阳修的《秋声赋》的后半篇几乎都需要五行知识才能解开,可见了解五行知识的重要。

不知道看了本期的学而时习,各位诗友对阴阳五行说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涉及到这方面的诗文有没有更透彻的理解呢?

欢迎在下方与我们留言,与我们讨论交流。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学而时习的建议,也可以在下方告诉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