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谷雨养生三要诀

健脾 祛湿 保温

谷雨养生三要诀

□ 杨晓明 吴祝平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谷雨时节,空气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针对其特点进行调养,使内环境(人体内部生理环境)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下面就来看看具体应该怎么做。

养生要诀

健运脾胃

谷雨养生三要诀

《素问·太阴阳明论》有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这是说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谷雨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养生宜调养脾土,使身体更好地适应夏季的气候变化。同时,还应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

此外,谷雨节气之后,空气湿度加大,温度逐渐升高,易形成湿温之邪。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湿邪久聚不化,容易损伤脾脏之阳气,即“湿困脾土”,出现一系列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身体困重、肌肉关节酸重、大便黏腻或不成形、舌苔厚腻等。此时可适当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药、鲫鱼等,为入夏后保养脾胃打好基础。

祛湿防痛

谷雨节气雨水偏多,湿邪为患,风湿病患者可能出现病情的复发或加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久处湿地,如常接触水者,应加强防湿措施,如穿雨鞋、戴手套。女士穿裙子应尽量避免暴露膝关节。

谷雨养生三要诀

2.关节曾受过创伤或扭伤的人,要注意损伤处的保养,避免着凉,以防病症加重或复发。

3.保持筋骨活动能力,避免久坐、久卧,应适当活动。

除了风湿病、关节炎,谷雨也是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的高发时期,可以通过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波动来预防。

早晚保温

谷雨时节是由干燥向多雨转换之时,也是春寒向夏热过渡之季,早晚温差较大,外出应注意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又要防止因穿得过多出汗脱衣而着凉,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着凉后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

谷雨养生三要诀

中医妙招

艾灸

养生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顺应四时之气。针对谷雨时节湿温兼夹、易伤脾脏的特点,可通过艾灸达到温阳、利湿、通脉的目的。一方面能改善脾胃运化功能,祛除湿气,另一方面可扶助正气,未病先防。常用的健脾祛湿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天枢、阴陵泉等。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灸足三里能预防疾病,强筋壮骨。可用艾炷灸两侧小腿的足三里,每次艾炷灸3~5壮。或用艾条悬灸,点燃艾灸条一端,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右手拿起艾灸条后靠近穴位,距离皮肤约3厘米,用悬灸法灸20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也可在每年的伏天施灸,因伏天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易于调动,所以伏天施灸具有“阳逢阳长”的作用,对于体质较弱、阳气偏衰的人更为适宜。

中脘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上4寸处,可用艾条悬灸。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

谷雨养生三要诀

天枢位于人体腹部,肚脐旁开2寸处,可用艾条悬灸。艾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有助于治疗腹胀、肠鸣、泄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可用艾条悬灸。艾灸此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养生膳食

•党参当归蒸鳝段

原料:鳝鱼500g,熟火腿150g,党参10g,当归5g,生姜1块,葱1根,鸡汤2碗,料酒一大匙,胡椒粉一小匙,盐适量。

谷雨养生三要诀

做法:鳝鱼剖后除去内脏,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剁去头尾,肉剁成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备用。锅内入清水,下入一半的葱、姜、料酒,烧沸后把鳝鱼段倒入锅内烫一下捞出,装入汤钵内,将火腿、党参、当归放于上面,加入葱、姜、料酒、胡椒粉、盐,再倒入鸡汤,用纸浸湿封口,上蒸笼蒸约1小时至蒸熟为止,启封挑出姜、葱,调味即成。

功效:温补气血,强健筋骨,活血通络。多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膝酸痛。

•薏米冬瓜鸭肉汤

原料:薏米30g,芡实20g,陈皮6g,鸭肉、连皮冬瓜各250g,生姜、精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薏米、芡实、陈皮加适量清水浸半小时备用。将鸭肉去皮去脂肪洗净,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块状,与生姜一起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略炒,然后加入薏米、芡实、陈皮、精盐、胡椒粉,加适量水煮汤,煮约45分钟后加入连皮冬瓜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理气化痰。适宜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等表现为湿热症候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