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与天概念。《周易》哲学始于八卦,而八卦以自然之天的天概念的产生为前提。自然之天的天概念产生于何时,八卦即产生于何时。中国自然之天的天概念产生于尧的时代,与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有关。《尚书?尧典》讲“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表明尧时人们对于天的认识发生突破性进展。先前对苍苍茫茫的天和日月出没盈亏的现象不能看不见,但是不认识,不知道年、时月、日,只能根据更原始的火历即观察天上之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之一的大火(心宿二)的视觉动态确定春种秋收时节以及安排极其粗糙的生活时序。在实行火历的时代,人们不知天的本质是什么,把天想像为有意志的主宰之神是必然的。现在不同了,以日月运行为内容的阴阳历产生了,落后的火历被取代。由于人们注意到太阳和月亮的行踪,发现它们在某些恒星星座上的有规律而无差忒的定期交会,一个广阔的、具体的天体世界在面前展开了。这个新世界的界限虽然不知道,它在人类足下的大地之上之外却是淸楚的。于是在中国思想史上在主宰之天的天概念之旁第一次产生了自然之天的天概念。于是八卦的产生才成为可能。因为八卦之《乾》《坤》两卦之健顺性质是用自然之天与地表象的,《系辞传》说包牺氏始作八卦,肯定不可信。那段话讲圣人仰观俯察远取近取作八卦虽有道理,却必是后世人所窜入,非孔子旧文。
高怀民先生说“以天为有意志的神道思想”是民间的信仰,“知识分子在思想中已视天为哲学的形上义”,可谓真知灼见。中国古代确实如此,平民百姓以天为有意志的神,知识分子尤其是突出的思想家则以天为哲学的形上义,不以为神。但是出于神道设教的目的,思想家们一面在哲学上坚持天的形上义,一面在现实生活中又提倡郊天祭祖。这种情况自尧时产生八卦时已经开始,孔子及后世備家-直如此。了解这一历史的事实,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尤其孔子的思想底蕴。荀子说零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周易》原本起于卜筮,然而其天概念却纯是自然之天,其整个的哲学精神不见有神道的意味,《易传》更如此。至于孔子本人,作为一位聪明睿智的哲人,治《易》与史巫不同,不问占卜而重义理。他的天概念内涵必然是自然之天。表现在《论语》里,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产既言尧效法,四时行,百物生,天当然是自然之天。孔子特重祭祀,强调郊天祭祖,则是出于历史的局限,出于神道设教的用心,即荀子讲的“君子以为文”,不代表他的哲学精神。
关于道。中国古代哲学意义上的道字,是两个概念。《老子》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这可道之道即非常道,是变动不居,存在于天地力'物中的道,亦即《管子》说的“道之与德无间”的道,《庄子》说的‘在蝼蚁”,“在梯稗在瓦甓”广在屎溺”,“每下愈况”,“无乎逃物的道,《中庸》说的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的道。《周易》讲的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等等是这个道。此道不具有本体性质。
另一个道是不可道的常道。《老子》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和《庄子?大宗师》描述的就是这个常道。它的性质是无德无舍,独立不改,生天生地,超越时空。它显然与柏拉图的“观念”、黑格尔的绝对梢神相似,在中国先秦是独属于道家的本体论范畴。有无此范畴,是道儒两家界限之所在。我说道儒是两个根本不同的哲学体系,以此。中国大陆学界时下正有《易传》属道属儒的争议,我力主《易传》属儒不属道,亦以此。
《周易》不讲常道。《周易》具有本体意义的范畴是太极。太极是什么,各家说不同。汉懦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产“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产“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朱熹说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宋儒说太极,大多与朱熹同。汉儒谓太极是气,是天地万物之根,是对的。宋懦以理释太极,不足取。张岱年先生说太极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是关于太极的恰当的现代表述。如果说《周易》有本体论的话,那么太极就是。但是太极不像西方哲学所谓与现象对立的、是现象背后的唯一实在的本体。
《周易》的道是非常道,有德有舍,与物不可须臾离。此道不是道家的常道,也不是太极。《系辞传》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是《周易》道概念之根本定义。然而各家解释不同。崔憬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以体用说形下之器、形上之道,有一定的道理。朱熹说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乃道也。若只言阴阳之谓道,则阴阳是道。今曰:‘一阴一阳’,则是所以循环者乃道也。”又朱熹答“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问说此言最的当,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间断了。所以谓‘截得分明’(按程颢语)者,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说所以为阴阳者乃道也,所以循环者乃道也,说道器不离,道器皆形,区别在于一在形上一在形下,这也是对的。
《周易》的道是有价值意义的。天之道、地之道等自然界的道,是具体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本无价值可言,然到得《周易》里,任何道都有价值意义。《系辞传》紧接“一阴一阳之谓道”之后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两句。宇宙万物处在永恒的生生不已的变化中,变化即流行,流行表现为过程,过程始而有终,终而复始,亦即元亨而利贞,贞下又起元。这就是继。继必流行畅通,无窒无碍。这就是善。一阴一阳之继继不断地流转,实无道德价值可言,《周易》却以为它是人间道德的一个根源。故大象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语。《周易》凡言道皆有善义,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彖传》),“坤道其顺乎”《(坤?文言》)。孔子本人亦如之,如“就有道而正焉”产“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产“朝闻道,夕死可矣”天道地道皆善,人间修行的最髙目标也就是仿效这个善,成就这个善。故《乾?文言》说只有大人(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宋人称此义闩“天人合一”,至为切当。牟宗三先生说广中国人始终认为这个‘继’为善,而全部道德哲学也无非解析这个‘继’之善,而其最高的理想也无非求这个‘继’之善。”亦极得要领。
关于生成哲学,《周易》运用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非语言符号系统展现了一幅完美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宇宙论体系。有人称之为生命哲学,有人称之为生成哲学。称生命哲学,多少含有神秘色彩,称生成哲学则准确地揭示了《周易》之自然哲学的特质。最早把《周易》作为自然哲学加以研究的,是淸人胡煦。胡氏著有《周易函书》,收人《四库全书》。他的易学属于我一向不以为然的汉易象数派系统,但是他花大工夫探索《周易》自然哲学本质,我又不能不赞同。
胡煦正确地肯定《周易》是拟象以言道之书,非占卜之书,否定汉宋人的卦变说,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象数派易学的界限,从而揭示了《周易》生成哲学的真面目。依胡氏的研究,《周易》生成哲学可概括如下?.一、天地万物在流行变化中生成,生成表现为继继不断的过程。《周易》哲学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表现这生成的过程。
二、乾坤不等于天地,乾坤抽象而天地具体。乾坤即阴阳即刚柔,刚柔相索相交产生八卦、六十四卦。八卦是八种变化的态势,不是八种要素。三、元亨利贞是乾之四德,不关人事。它大体反映天地万物生而又生的过程。元相当于太极,亨动而阴阳剖判,乾与坤交,是以利贞而生成定体。四、生成过程表现为无穷多的时位兼俱的点,六爻是一个定体中无穷多时位兼俱的点的概括。六爻构成的一卦显示一个定体即一个过程。五、《彖传》之内外往来上下始终八字的意义是阐释体卦主爻、刚柔动静的关系。初上九六二三四五八个字命爻显示一卦由爻时位构成的生成过程。六、太极是一切生成过程的究竟本根。
胡煦《周易函书》虽然过于拘泥象数,却彻底拋弃了汉易象数派的错误方法,《周易》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宇宙论体系因此被他揭示出来。